沒有梁國、魏國、許國、鄭國、趙國、晉國等國的幫助,徐國可沒信心,在面對楚國的時候,自己能扛下來,不被滅國。
因此國際聲譽,對於徐國來說,還是極其重要的。
這也導致了,他明明有著迫切的擴張需求,周邊也有極好的擴張方向。
可自己卻出於聲譽的顧慮,那是半點也不敢向梁國動手。
而武的不行,最後也就只能來文的了。
因此從去年遷都後,在樂安郡站穩了腳跟開始。
徐國就在一邊大力幫助梁國的同時,也在不斷派出使者,來大梁這邊進行溝通,對梁國的君臣進行工作。
這為的,就是想要說動這些梁國高層,和他們商討,割讓、或者說出售地盤的事情。
只要梁國願意讓出一郡,那麼徐國願意付出大量代價,將之買下來。
這個活動,已經進行了大半年,已經取得了不小成效。
到了現在。
眼看大梁快要保不住了,依舊留在大梁城內的徐國使者,更是主動提出了。
梁國割讓一郡,用以換取徐國出兵相救的提議。
在國都淪陷,生死存亡的危機下,這個提議,已經被梁國君臣透過了。
只要徐國能出兵一百萬,前來相救大梁,幫梁國保住大梁,或者說保不住後幫他們重建起新的第二道防線,即梁之後的山陽郡防線。
那麼梁國就願意割讓後方的青平郡,將此郡讓給徐國,作為徐國在青州的第三郡地盤。
嗯,這個青平郡在青州東北,處在徐、青、豫、荊四州交界,是實打實的邊疆區域。
人口也不多,一百七八十萬的樣子。
而此郡的北面和東面,這是唐國疆域,對梁國來說,同樣和敵國接壤。
為了此郡安全,梁國在這裡駐紮了三十萬大軍,此外還有五十萬的徐國大軍,在此駐防。
從以上覆雜的成分,不難看出,青平郡形勢很惡劣,不僅面對著唐國這個外敵,同樣還遭受著徐國的滲透。
甚至可以說,青平郡內已經有不少府縣,其實已經實質處於徐國的掌控之中了。
梁國對這裡的控制,並不嚴密,統治相當虛弱,一點也不穩固。
要不是這個地盤,是阻擋梁國入侵青州,是遮蔽自己後方腹地的重要據點,梁國早就不想要了。
更不會派出寶貴的兵力,安排在這邊駐守。
如今既然徐國有著擴張地盤的需求,而梁國自己,也有著對外求取援兵的需要,兩邊你情我願,自然一拍即合。
用一個已經半失控,被徐國初步滲透的邊郡,換取徐國的百萬援兵,怎麼看都是一個極合算的事情。
這樣北邊的窟窿,就能讓徐國頂上去了。
現在的梁國,應對一個楚國,幾乎就要了整條老命了。
實在沒有更多的精力,去應對另一個瘋狗一樣的唐國。
將青平郡這塊雞肋丟給徐國,然後讓它去幫梁國抵抗唐國,幫助遮蔽梁國的東北邊境,去和那條瘋狗死磕。
梁國自己,還能抽回青平郡的三十萬邊軍,將之用到西邊更為緊要的前線。
現在的梁國,在經過一連串的損失後,兵力可是緊缺的很。
大梁不管能否守住,都改變不了梁國因為此戰,損失了上百萬大軍的事實。
此戰是贏是勝,已經沒多大意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