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此陸淵想了想,便又聯絡了青雲子。
青雲子率領的河陽行營,負責的戰區是魏國的河南、南陽二郡。
這兩郡的魏軍,經過一年多的圍困後,終於在今年五月時候,全部繳械出降。
隨後這些魏軍俘虜降卒,便被陸續送到了東郡戰場上,如今這最後一批人,也很快要作為炮灰送上去。
而作為取得了這場大勝的河陽行營,也在奪下了兩郡之後,進入了調整和修整之中。
河陽行營在去年剛北伐的時候,編織為一百萬戰兵,兩百萬民夫,總計三百萬人。
經過一年多的征戰,行營兵馬雖然進展順利,但魏人的抵抗也極其頑強。
尤其是南陽方面。
這裡的魏人,寧願易子而食,也要頑抗到底,死都不願投降。
這抵抗意志,簡直了。
所以在面對楚軍圍困的時候,這裡的魏軍,也進行了數次反撲。
為了擋住這些反撲,同時將對方圍死,楚軍也派出了不少兵馬攔截。
這一衝一攔之下,傷亡自然是少不到哪去的。
南陽郡的魏軍,死了七八十萬人。
楚軍也丟下了五六十萬條人命。
河南郡魏軍的抵抗,雖然要輕一點,但在保家衛國的信念下,也沒輕到哪去。
而且此郡魏軍人數更多,背後還有趙國在支援,實力遠比南陽郡的魏軍要強。
為了打下此郡,楚軍甚至還付出了更多的犧牲,死傷人數足有八九十萬人。
所以,雖然最後成功逼降了兩郡魏軍殘部,順利拿下了河陽二郡。
但河陽行營付出的犧牲與傷亡,其實也不少,足足損失了差不多一半人。
剩下的行營兵馬經過休整,只剩下一百六十萬人了,其中戰兵六十萬,民夫一百萬。
對於這些空出來的兵馬,陸淵也沒讓他們一直歇著。
只是休整了一月,到了六月初,陸淵就從河陽行營調走了八十萬人,派往關內戰場,歸入漢中行營麾下。
去年一年,由陸淵直接統帥,北伐梁國的西、中、東三路行營,在青州地區打的火熱。
打出了北伐第一槍的漢中行營,在關內地區,與魏國的戰爭,聲勢也不小。
雖然楚軍突然反目,確實打了魏國一個措手不及。
甚至就連帝都長安,都被楚軍兵臨城下,直接給圍了起來。
可正如黃欣原先報告的,魏國民間風氣尚武,對方擁有的戰爭潛力其實並不弱。
楚軍出其不意,直接來了個飛龍騎臉,殺到了長安城下,確實讓魏國一陣惶恐。
可惶恐過後,等反應過來,魏人做出的抵抗,也極其堅決。
在長安城內,雖然魏國君臣選擇了暫時北狩,但他們還是給留守長安的皇子大臣,留下了十萬人的精銳守軍,以及六位先天。
再加上從長安城內原有的百姓中,又徵集了二十萬的民夫,所以長安城中,還是湊出了三十萬大軍的。
以長安城的堅固,再有這些守軍,楚軍遠道而來,想要將其輕易拿下,可沒有那麼容易。
而魏國君臣撤離了長安後,在朔方郡稍稍站穩了腳跟,便立刻籌備起了抵抗反撲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