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在高密郡,鄭國能和楚軍的陽夏行營僵持住,令其不得繼續東進。
但問題是,楚軍這次來的,可不止一個陽夏行營啊。
因為惱怒鄭國的背叛,陸淵除了陽夏行營之外,可還派了一個水路行營,直接泛海而出,從海面進攻鄭國。
在東海郡坐船,前往鄭國,路途並不遙遠。
十餘天時間,便可抵達,方便的很。
因此當鄭國所有的注意力,都被陽夏行營吸引在了高密郡後,這隻突然來的水上奇兵,等登場的那一刻時,便給鄭國人表演了一出什麼叫做驚喜。
先前都說了,鄭國雖然是霸國,但卻只是霸國中的一個小國。
在割讓了陽夏郡後,其舉國人口,僅有一千八百餘萬。
以這點人口數目,再怎麼能耐,其實也養不了多少大軍。
事實也是如此。
在和楚軍開戰前,鄭國的舉國兵馬,也就一百三十萬人左右。
這一百三十萬人,高密、高陽二郡,分去了八十萬。北部和唐國、晉國的邊境,再怎麼減少,也需分去三十萬人。
最後能留在國內的,便只剩下十萬人了。
這十萬人,都被安排在了帝都新鄭,以拱衛京畿安全。
此外還有十萬水師,也安排在了靠海的新鄭城附近。
這麼一分析,大家也就差不多清楚,鄭國底細了。
是的。
除了前線邊境外,包含鄭國的帝都在內,其腹地都是空虛無比,大片領土都沒多少兵馬駐守。
因此當水路行營的五十萬陸軍、二十萬水師抵達後,在擊潰了鄭國唯一的水面防護,也就是那十萬水師後。
楚國派來的這路奇兵,就直接登岸,包圍了新鄭城。
五十萬楚國大軍,兵臨城下,這可要了鄭國老命!
楚國來的突然,根本就沒給新鄭城,多少準備的時間。
尤其是楚國的水師,在消滅了鄭國的水上力量後,更是沿著新鄭城附近的濰水,直接深入鄭國內陸,沿著江河,封死了鄭國的各處水陸要道。
只是短短几日間,不僅新鄭城被隔絕了與外界的聯絡,就連長廣郡、乃至鄭國內部各郡,彼此間的聯絡交通,也被隔絕了。
鄭國內地各郡,雖然領土依舊接壤,但彼此間的聯絡,卻事實上斷絕了。
鄭國也因此,被裂成了幾塊。
這種情況下,新鄭城的君臣們,就算想派出大臣使者,去往各地傳達旨意,讓地方郡守們前來勤王,都變得極為艱難。
在這個有著先天高手的世界,武者們實力強大,飛簷走壁,高來高去,想用大軍將他們徹底困死,確實很難,甚至做不到。
可同樣的。
即便這些能傳達資訊的使者們出去了,面對鄭國已經被分割成無數塊碎片的現狀,面對楚國水師逞兇於鄭國各大水系的現狀。
他們即便能聯絡到地方郡守,能讓官員們拉起勤王大軍,這也僅僅只是一片區域的勤王大軍而已。
在交通都被隔絕的情況下,其它地方的勤王大軍即便拉出來了,可想讓他們匯合到一起,也是個極艱難的事情。
而如果不能匯聚到一處,把兵力聚集起來,勤王大軍即便拉起來了,面對有著水路優勢,能夠迅速聚集兵力的楚軍,又有何用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