敗,則臣與大軍俱亡,太子請率群臣百官,渡河回冀,以保性命。
國家大事,趙國興廢,皆在於此刻了。
還請太子恩准。”
趙國不比楚國、梁國,有著深厚底蘊,可以源源不斷的產出天下名將。
就如九州其它普通的霸國一般,趙國國中,一直只有一位名將,那就是眼前的陳泰。
只是陳泰年紀太大了,如今已經一百三十五歲。
這個年紀,就算對先天宗師來說,也已經是隨時要嚥氣的暮年了。
更糟糕的是,常年的戰爭生涯,尤其是近四十年,由於天地鉅變,九州陡然加劇的戰事,更是牽扯了他太多的精力。
可以說,趙國近些年所有的大戰,基本都是由陳泰這位老將來主持的。
常年數十上百萬人的管理調動,國內國外方方面面的壓力平衡,整個國家數千萬人的命運,都壓在了這位老將身上。
這一切的一切,都耗盡了他的精力。
就算是先天宗師,也不可能完全變成一個鐵人。
長時間高強度的精力消耗,已經讓陳泰的生命之火迅速黯淡,漸漸有了不支之感。
因此早在十七年前,在親自領兵奪下了東郡這片基業後,陳泰就已經漸漸放手了軍中之事,把大軍征戰,交給了後輩。
也就是身為宗室子弟,現如今主持白馬前線的趙成。
自己則退居後線,擔任了兵部尚書這麼個職位,在朝堂響起了清福。
趙成乃是趙國近些年來,新晉崛起的大將。
不僅武道資質奇高,在如今僅有六十歲的年紀下,就已經突破到了先天第二境。
從軍以來,歷次的大戰中,也立下了極為耀眼的表現。
尤其是此前,趙國奪取東郡之戰,首功自然是陳泰這位主帥,但主帥之下的戰功最耀眼者,便就是趙成了。
出身宗室,實力高強,戰功顯赫,再加上年輕這一點。
可以說,聚集了這諸多耀眼光環的趙成,天然的就是趙國下一代的軍方領袖。
趙國也是按這個標準,來培養他的。
然而,天不遂人願。
趙成早些年的培養,確實不錯,在軍隊中一步步立下功勳,官階也迅速提升著,朝著比擬陳泰的趨勢發展。
在所有人看來,頂多到六十歲,趙成就是趙國新一代的名將新星。
可就是在那個時候,在七年前,造成距離名將的標準,僅有一步之遙的時候。
一場慘敗,打動了他的崛起之路。
魏國主動邀請趙徐二國,一起出兵梁國,想要以一場決定性的大戰,徹底解決這場耗時良久的中州爭奪之戰。
從當時的角度上來看,三國經過這些年的發展,聯合起來的實力,已經壓過了梁國,並且有明顯的優勢。
反倒是梁國,經過連年的征戰,國力越發疲弊,漸漸有了難以支撐之感。
那時和梁國決戰,勝算可謂相當之大。
因此趙徐二國在接到魏國的邀請後,欣然的就跟著這位老大哥,一起出兵了。
趙國這邊更是為了培養後輩,將領兵出戰的人選,由陳泰這位已經老態橫生的老將,換成了精心培養的趙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