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這個時候,他們收入依舊微薄,天地也就剛剛夠養活自己的程度,所以還需再讓他們發展三五年,朝廷才能從這些人身上收稅。
因而,一次移民,快則六年,短則十年,朝廷才能見到收入。
以楚國如今的家底,再算上北邊的梁國底蘊,如果這次北伐順利的話,那麼兼併梁國十四郡後,楚國總人口將達到一點五億左右。
這其中大約有兩千萬人,需要安置補助的移民。
也就是說,後面楚國將要用一點三億人,去養活補助兩千萬人。
時間將長達三到五年。
這個壓力雖然大,但咬咬牙,其實也能接受。
而如果能進一步兼併魏國,得到對方的四郡之地,四千萬人口的話,那養活這兩千萬人就更輕鬆了。
都不用咬牙,便可較為富裕的完成此事。
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北伐,陸淵要把魏國也列入目標的原因之一。
因為只有兼併了梁魏,再整合楚國,集齊三國之力,才能支撐得起常年千萬人的移民工作。
現在第一批移民,是最南邊的西南、嶺南藩國。
而在他們之後,楚國境內也還有七千萬人。
按照每批兩千萬人,共要持續五年時間來算。
楚國想要順利安置完境內的所有人口,少說也要二十年時間。
這種消耗和壓力,僅靠一個楚國可不夠,必須要把梁魏也拉上來才行。
同時移民工作,越快進行也越好。
今年遷徙移民到江北,指望他們耕種,那是不可能了。
陸淵想的,也就是讓他們早點到移民地點,然後提前開一開荒,收拾出一片粗田來,等到第二年能耕種。
這樣等明年收的糧食長出來,哪怕收成很少,多少也能彌補一些開支,減少些朝廷的壓力。
同樣新移民的到來,也能改變楚國在梁國就地的人口結構,以稀釋本地人的數量。
相比於敵視楚國的梁人,這些遷徙到北方來的楚人,想要在這片陌生的地方立足,自然只能依靠朝廷官府。
從這方面來講,他們天然就是親近楚國的。
而有這些人在,楚國也能迅速在江北中州紮下根來,在地方上擁有自己的基本盤,不至於說變成無根浮萍。
這對於迅速建立楚國統治,安穩地方,是有極大好處的。
而區區一千八百萬人,想要在江北安置下來,其實也並不難。
江夏廣陵兩地,已經安排了五百萬人。
滎陽、東海,這兩個掌控較深的郡,約莫也能安置個一千萬人。
只要這兩郡官府建立,梳理好地方上適合安置移民的地方,那些在江南等著的移民就能迅速跟上。
後面等楚軍繼續拿下更多梁國郡縣,建立好統治,餘下的移民也能陸續填補上去。
總之,今年安置完一千八百萬的藩國移民,問題是不大的。
不過一下子湧入這麼多外來人,人地矛盾自然會激增,最終會引起地方梁人的不滿,這是肯定的。
到最後,說不定就會逼反不少利益被侵佔的梁人,讓他們在地方揭竿,鬧出亂子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