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於之後的楚國,吃了青州東部之後,我都膨脹了近一倍,自問實力已經不弱於開戰前的梁國了。
屆時有這等實力,不求打敗楚國,學著趙國、徐國那樣死守一地,這種沒什麼問題了吧?
唐國就不信了。
自己用數百萬大軍擋在前線,楚國還真能攻破不成?
就算破了,也沒什麼大不了的。
頂多就是將現在吃到的地盤,給吐出去,領著兵馬撤回唐國就是了。
反正在唐國前面,還有趙國、徐國、以及鄭國擋著,這幾個國家與楚國距離更近,接壤的面積也更多。
對楚國的威脅,都要比唐國更大。
就算要倒黴,也是這三國先倒黴,唐國完全可以躲在後面,繼續玩自己的左右逢源,大撈便宜。
嗯,不得不說,這個想法確實很短視。
但同樣也很現實。
火不燒到自己眉毛前,總是不會感到熱和痛的。
唐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,他們的君臣就是這樣的一個人。
各國就算恨得牙癢癢,但面對這樣一個無恥之國,卻也沒什麼辦法。
不過相比於各國的痛恨,楚國自然是開心的。
唐國如此之睿智,奇兵出於東北,一口氣就打中了梁國的七寸,可謂幫了楚國大忙。
面對這種好人,楚國上下,自然是感激萬分的。
陸淵當時聞聽訊息後,立刻就派出了使者,趕往唐軍大營,想要和對方商談合擊梁軍之事。
畢竟,先不管唐國是不是想要奪走青州東部,此時兩國先聯起手來,把梁國給打趴下去,這對於雙方總是沒有壞處的。
唐國不來,楚國還得和梁國在青州中部的大梁城死磕,用時間和無數生命去磨這條中部防線,去和梁國以及梁國背後的各國較勁。
唐國來了,楚國便可趁著兩國腹背受敵的機會,先擊破它的中部防線,把中部幾郡給吃掉再說。
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。
至於後面的青州東部,以及北部徐國佔領的一些地盤,完全可以等吃下中部,打垮梁國之後,再慢慢和對方計較。
楚國的錢糧積蓄還有許多,今年一場鐵拳行動,在清理了青州西部之後,從那些地方豪族門派之中,又繳獲了大筆的錢糧。
再加上青州西部清理之後的安穩環境,預計明年,這些地方就可以開始生產,給楚國提供錢糧賦稅,這又是一筆收入。
所以楚國如今的錢糧儲備,可謂極其富足。
因此哪怕繼續維持如今一千八百萬的兵馬,以及一千八百萬的移民工程,也還能再撐個兩年時間。
有錢有糧,就有底氣信心。
陸淵在整理出來這些家底收穫後,便做好了繼續和梁國,以及其他各國,打一場持久戰的準備。
這也是他為什麼不在意,唐國吞併梁國東部後,有可能迅速膨脹出另一個梁國的原因。
一個上下一心的梁國,楚國都能用一年時間打垮。
那麼一個吃撐了的唐國,就算看上去體型巨大,很是嚇人,難道還能比過原版的梁國嗎?
左右不過又是一場梁楚之戰的翻版,不,可能是一場更進一步的,酣暢淋漓的大戰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