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寧國之事,必須儘快解決,不然真等他在梁國的扶持下,發展壯大了,江東局面,怕就是真的要脫離我的掌控了。”
陸淵深吸一口氣,對於江東未來局勢,生出濃重憂慮。
紫雲道對他的投靠,是建立在楚國有著絕對的優勢,將來寧國註定無法儲存的前提下的。
所以為了從寧國這條破船上脫離,並搭著楚國這條未來的希望之船上岸,才選擇投靠楚國,做了在寧國的間諜。
但這種投靠,僅是在無奈之下的選擇。
紫雲道就算加入了寧國,也只是國教之一,根本無法壟斷楚國的信仰。
但如果在寧國,以寧國對紫雲道的依賴,還有紫雲到對其的滲透,日後完全掌控這個國家,也是大有可能的。
到時說不定一個地上道國,便能出現在這世上了。
而且紫雲道在寧國的投入也太多,沉沒成本太大,對方就真的甘心這樣捨棄一切,轉頭楚國嗎?
現在有了梁國幫助,寧國有了跟楚國長久對抗下去的希望,國祚說不定就能延續下去了。
只要能撐到數十上百年後,等到南極的毒火蔓延到揚州,那麼楚國就算再是不願,也不得不選擇和寧國聯手,一起北上去中州找條活路了。
這樣寧國的死局,瞬間就盤活了。
而有了一個盤活的寧國,紫雲道自然也沒必要,再低聲下氣的討好楚國,去換取那區區的國教地位了。
正是有著這份未來可見的利益在,所以使得原本已經投靠楚國,並正在承擔著內奸角色的紫雲道,出現了那麼一分不可靠的變數。
對方在寧國扮著忠臣角色,扮著與楚國勢不兩立的角色,說不定扮著扮著,就成真了。
到那時候,面對一個一心扶著寧國,想跟楚國死磕,再有梁國幫助的寧國,陸淵該怎麼辦?
直接親自動手,用斬首戰術,將他們殺光嗎?
這樣殺了一遍後,自己要耗費多少法力?
同樣,九州其它各國,見了寧國下場之後,又該會怎麼看待楚國,看待陸淵?
是結成聯盟,群起而攻之。
還是死守頑抗,化整為零,跟陸淵來個不死不休的遊擊破壞戰。
這兩種,不論是哪個,都不是他想看到的。
那樣不僅會令陸淵不斷的耗費法力,浪費本就所剩不多的寶貴靈氣,讓自己日後仙路潛力變短。
更會將整個九州打成廢墟,連楚國都有可能成為斷壁殘垣。
一個荒廢的九州,可不是陸淵想要的,也無法給他提供足夠氣運。
“所以江東之事,不能拖了,必須儘快解決。”
陸淵想到這,立刻下定決心:“要馬上傳信玄成子,讓他紫雲道的先天,帶著麾下將士反正。
趁著寧梁兩國合作還沒正式展開,寧國還沒養肥之前,先廢了寧國。
雖然有些倉促,楚國的消化也還沒全部完成,但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了。
我倒要看看,那些臨海世家,在國中半數先天和半數兵馬全都投敵的情況下,最後會怎麼選?”
陸淵想起自楚國崛起以來,尤其是擊敗了寧國之後,臨海世家就從未斷過的聯絡信。
又看了看紫雲道暗中通報的江東佈防圖,還有嶺南自己準備放棄的那幾個郡,臉上就露出一絲笑意。
若是各家能有半個郡的封國,保證他們的財產名位,想來那些家大業大,富貴慣了的臨海世家,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,沒幾個願意死拼到底吧?
這樣,楚國或許能一邊收編臨海世家的力量,一邊又藉助他們維持在嶺南的統治。
就跟西南三國一樣,來個不戰而屈人之兵,完美解決江東問題。
“先回幾封信,試探一下再說吧。”陸淵自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