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好遮蔽我大梁西境,安穩邊疆。”
梁帝的聲音威嚴而莊重,帶著一股強大無比的自信和底氣,似乎面對魏、趙、楚等三大霸國,也毫無畏懼。
這在外人看來,或許有些多大。
但若是深入瞭解過當今梁帝,便能知曉此並非狂妄,反倒還算是謙遜了。
當今梁帝歲已四十有二,登基已有二十二載,其自繼位以來,便連年興兵,征討四疆南北。
即位之初,就南征揚州越國,用兵數載,最終逼的越國割讓江北廣陵三府,並以弟事梁,令這個江南大國屈服。
打服了越國之後,梁帝回國休養不到一載,又領兵東征青州東海諸國,掃滅數個小國,設定了東海郡。
緊接著,又北上征討來國,花了數年時間,在北邊霸主徐國干涉的情況下,消滅了這個青州東北的兩郡大國,徹底解決了其統一青州的絆腳石。
隨後,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。
沒了來國阻礙之後,青州東部的一應小國,都沒撐過兩年,便一一被梁國消滅設定了郡縣。
到如今,整個梁國已地擁十五郡,成了青州唯一之國,是名副其實的中州霸主。
而梁國十五郡之中,則有足足五郡之地,是當今這位梁帝打下來的。
如此威望,如此功績,再加上連續擊敗數霸主的戰績,以及如今梁國強大的國力,自然認得這位梁帝有這個底氣說出此話。
因為他,可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武帝。
開疆拓土即為武。
“陛下,我國統一青州,便已為天下諸國所忌懼,令諸國戒備敵視於我。
而且我等已佔據半個中州之地,叫天下諸國來說,所得可謂最厚,天下未來之利,半數已在我手。
盈滿則溢,過猶不及。
只統一青州,便令北邊趙徐二國,南邊楚寧二國,皆虎視於我,覬覦青州之地。
此時若是再奪河南、南陽二郡,那麼西邊之周魏二國,怕也要立刻罷兵休戰,揮師向東了。”
下方群臣之中,梁國名將,昌邑君楊辰,見自家皇帝似乎對河南南陽二郡起了貪念,想要揮兵攻伐,立刻起來勸戒道:“我大梁獨佔一州,為天下之最。
可一州之地,國力再強,也難抵整個九州。
我大梁周邊,北邊趙國據冀州,徐國據徐州;西邊周國據雍州;南邊楚國據揚州;東邊鄭國據豫州。
同時北邊兗州魏國,亦開始大舉南下,想要向中州腹地推進。
以上六國,皆為一州之霸主,國中可發百萬雄兵。
這四方各國若是聯合,稍一動員,便可出三五百萬之軍,攻打我梁國。
我大梁雖強,可經過這些年休養生息,戶口也不過增長到了六千餘萬,兵馬三百萬而已。
此等實力雖強,可遠沒達到可以一國敵天下的地步。
現在各國之所以沒有聯合攻打我梁國,只是因為周國疲憊於蕃人、魏人之禍,楚寧爭霸於江南,趙、徐國北江有胡患。
鄭國同處中州,與我國接著各國覬覦,自顧不暇。
各國皆各有麻煩,難以顧及我國罷了。
可如今,周國將亡於魏,楚人已有一統江南之勢,趙徐二國已穩固北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