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兩千年前,臨海世家南渡,建都金陵,攻取江東,經略此地以後。
從豫章設郡開始,豫章便自古為魚米之鄉。
豫章境內多山,唯有北部豫章、彭蠡、潯陽、臨川等四府,方有大面積的平原盆地。
而也因此,豫章境內的五大水系,贛水、撫水、信水、饒水、修水,起自源頭,最後皆匯聚於此四府之地。
最終水流匯聚,形成了如今千里彭蠡大澤的盛況。
受益於這千里大澤,彭蠡湖周邊土地肥沃,開墾良田十萬頃,養活了周邊六十萬戶百姓。
而豫章境內其餘各府,也因五大水系流淌,在河流兩岸及山谷之間,多開良田。又于山嶺之上,引水灌既,開墾梯田。
此五水流域,養活之民,也不下五十萬戶。
是以,整個豫章郡內,戶有百萬之多,口有六百餘萬,戶口之繁盛,魚米之盛產,舟船之興盛,可謂冠絕江東,為諸郡之首。
所以等陸淵率軍擊敗白義安,斬殺了這位武安侯後。
他並沒有急著繼續督軍向東,揮大軍征伐寧國剩下的臨海、廣陵二郡。
而是領兵進駐豫章郡城南昌之後,自領五萬兵馬坐鎮此重地。
接著,便分兵各路,遣大將征伐豫章其餘各府縣。
如今豫章郡內十府,豫章府大部已經被攻下,唯有一些偏遠縣城,尚還在據守抵抗。
不過等寧軍大敗的訊息傳開,相信這些小縣之地,必會望風而降,不敢再抗拒大楚天兵。
不過這些偏遠小縣好打,但其餘各府,本地府、縣兵俱都完全,皆有二千常備之軍。
再以豫章戶口之盛,臨時徵召民夫守城,並不難。
又有地方豪族、世家,出家丁護衛相助。
其餘各府,怕是頃刻之間,都可聚萬兵以御楚兵。
到時據萬兵而守堅城,楚軍縱然可以攻克。但一座座城池攻拔下去,不僅死傷頗重,拖延的時日,也不知要多久。
在接收地方上的時間,耗費的久了,等寧國緩過氣來,在派兵支援各地尚在抵抗的府縣,那必然會成一場極慘烈的拉鋸戰。
屆時兵戈一起,地方糜爛,原本繁華富庶的豫章郡,怕也會成為廢墟。
此景,對於已經掌控了豫章郡府,並將此郡視為己有的陸淵來說,自然是不能接受的事情。
所以趁著寧軍新敗,豫章各地郡府人心惶惶,尚未做好準備之際,挑選勐將,先遣大軍攻伐,就很有必要了。
除豫章府外,豫章郡最南邊的廬陵府,此時同樣也為楚國所奪。
故豫章還剩有八府,須分兵攻佔。
正好,在陸淵領兵攻滅白義安之後,巴陵傳來訊息,繼楚維之後,留於後方的李良、莊華二人,在閉關苦修年餘之後,終於破開先天大關,成為楚國又二宗師。
旬月之間,楚國再添兩位先天宗師,高階戰力進一步豐厚。
而李良、莊華二人,破開先天關卡,那麼與他二人同樣進度的韓順、張佑,想來速度也差不了多少。
或許再過數日,來自西川、漢中的好訊息,便能傳來了。
而隨著這些弟子突破先天,原本空虛的國內後方,也算是穩固下來,不必擔憂地方不安了。
於是陸淵高興之下,先令左向孫思文返回國內,坐鎮巴陵,以穩定朝中內外。
然後再將李良、莊華調來前線,令他們與南昌城內的黃玄、寒華一起,各領一路兵馬,前往攻打豫章郡中北部的彭蠡、潯陽、臨川、饒陽諸府。
又命在衡陽、廬陽二府的靈女、楚維兩部兵馬,以及攻佔了廬陵府的李雄、寒良四人,各領兵馬攻打豫章郡南部的宜春、南康、吉安、撫川四府。
如此,豫章郡剩下八府,就都有一位先天宗師,以及數萬兵馬攻打。
這等雄厚實力,縱然豫章寧軍所控的八府,都有萬人兵馬守備,也難以抵擋楚軍兵鋒。
楚國也能以最快速度,平定八府,徹底掌控整個豫章,全據此郡六百萬人口,將這片魚米之鄉,化為己用。
八路兵馬分派出去,一時之間,豫章各地府縣,皆可見楚軍旗幟。
而由八名先天宗師領軍,楚軍所過之處,自然無有不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