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軍營中,白義安帶著部下,同樣在觀望楚軍動向。
此時寧軍前去邀戰的騎士已經回來許久,然而收到訊息的楚軍營寨,過了大半個時辰,卻依舊沒什麼動靜。
見此情況,寧軍將領中,有人忍不住了,說道:“將軍,楚人似乎不肯應戰。”
“是啊,將軍,楚賊像是想要避戰啊。”
“楚賊要是不戰,我們要怎麼辦,硬攻嗎?”
聽著耳邊嘈雜,白義安心頭也有些煩悶,冷哼一聲。
“夠了!”
突然的發作,讓所有人都住了嘴,他們看向自己主帥,一個個不敢再吵。
作為主帥,近些日來,又接連臨近許多勝利,白義安在軍中的威望,早已攀到了一個巔峰。
這樣一位人物發怒,自然沒人敢去觸黴頭。
“楚軍看來是不會應戰了。”
見眾人已經被自己震懾住,白義安收住了心頭怒氣,冷靜下來,隨後有些無奈的說道:“定是其等看我們兵鋒銳利,士氣正高,故而不願與我們正面交鋒。
又因我們乏糧的緣故,所以便想以此點困住我們,待我們糧盡,然後輕鬆勝之。”
白義安作為上任武安侯,白夢陽親自調教出的人物,自身也有多年領兵經驗,自然能輕鬆看出楚人圖謀。
而明白這點之後,他心中也不由苦笑。
前兩日,白義安領著寧軍突圍,為了能順利回國,那時可謂竭盡全力,用盡了一切手段。
最終帶來的成果也是斐然。
不僅接連擊敗、突破了楚軍的攔截防線,寧軍也順利被他帶出了江夏那邊的包圍圈,回到了眼下寧國境內。
這種種戰果之下,明眼人都能看出,他帶領的這支寧軍雖然遭逢慘敗,但士氣依舊極高,戰力保持的相當不錯,足可堪稱勁旅。
與這麼一支戰力強大的軍隊交戰,並且這支軍隊還疊上了回家的buff,怕是任何人領兵而來,對此都要忌憚三分。
楚軍也不例外。
所以此時,哪怕楚人兵力三四倍於寧軍,可為了減少損失,卻依舊不肯和寧軍正面交戰。
而是選擇了圍困,這種消耗更少、耗時也沒多長的手段。
不得不說,此舉的確擊中了寧軍的軟肋。
此前螺口渡丟失,沒了後勤補給,寧軍大營內所剩的食物,本就只夠十日之用。
後來在大營之中,十萬寧軍就拖延了數日,耗去不少糧食。
這些日為了逃命,又不得不主動拋棄了一些輜重物資。
再加上趕路時的消耗,此時寧軍營內,剩餘的糧食,其實只夠今日一日之用。
等今天過完,寧軍就要缺糧了。
當然,白義安也可以選擇減少食物配給,這樣自然可以多撐個兩三日。
但那樣一來,吃不飽的寧軍,不僅沒有力氣,發揮不出全部實力。好不容易提振起來計程車氣,也會因為飢餓大幅降低。
屆時寧軍十分戰力,最後能儲存個兩三分,那就算不錯了。
可只有兩三分戰力,就眼下這五萬兵馬,能幹什麼?
更不用說,這僅有的兩三分戰力,也維持不了幾日了。
故而,對於這種變相等死的策略,白義安是絕不會去做的。
他選擇在此與楚人死戰,甚至不惜搭上五萬兵馬,為的就是盡最大可能殺傷楚軍,削減楚國的有生力量,為寧國爭取時間。
若不能做到這點,那他本人的死,這五萬大軍的死,便將毫無意義。
‘此事絕不能讓楚人得逞。’
白義安心頭閃過這些念頭,最終化為了堅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