剩下二十萬兵馬,也有不少負了輕傷,且士氣略有影響,需時間休養調整。
以此情況,此部兵馬想要盡數調動,當是不可能的。
不過此前南海各地,還留了兩萬兵馬鎮壓地方,這些人狀態士氣還算不錯,可以一用……”
陸淵輕點著家底,漸漸有了決斷。
“以王后藍彩兒為南海鎮守使、嶺南安撫使,領八萬兵鎮守嶺南,並安撫嶺南三郡,監視宋國。
以護國真人青雲子為建安征討使,黎川為副使,領兵十萬,由陸、海兩路,徵調寧國建安諸地。
以昆海公李雄為豫章南部征討使,護國神將寒良為副使,率兵四萬,自梅嶺道征討廬陵府諸地。
並配合洞庭廬陽、衡陽二府之楚維、靈女部,殲滅入侵洞庭之寧人兩軍。
令發之時,即刻動身。”
沉吟著做好安排,陸淵立刻透過神念傳訊,溝通青雲子,令其調遣諸軍行動。
在當初諸軍南下之時,陸淵便下過旨,定青雲只為嶺南諸軍之帥,軍中地位,還要在王后藍彩兒之上。
後面調藍彩兒部,增援南海時,又透過派遣使者,傳達聖旨的方式,再度確定了這一點,並授予了青雲子便宜行事,令如王出之權。
這般做,自然是好透過這具分身,達到於萬里之外,便利操控諸軍,令其遂自己心意的目的。
所以此時陸淵縱觀全域性,一人便可觀覽江夏、長沙、嶺南諸戰事,輕易調動百萬之軍,而毫無滯澀疏漏,猶如眼前點兵。
此時只需一聲令下,藉著青雲子的口,便可用最快速度,在最好的時機內,調動嶺南諸軍行事。
就像現在。
南海城剛剛被破,甚至上官明殘部,和南海國的那些餘孽,可能才剛剛逃出南海城,還沒離開附近海域。
但遠在數千裡外的江夏城,陸淵就已經得知此間詳細。
而寧軍那邊,只是可能還被蒙在鼓中。
寧國被分派出來,攻打楚國之廬陽、衡陽二府的兩路偏軍,可能才剛剛抵達兩府府城之下,正在修築營壘,連攻城都沒做好準備。
此時若是派一支偏軍北上,直接殺入豫章廬陵府,就可直接斷了這兩路偏軍後路。
此後不管是固守豫章南部諸府,封鎖寧軍兩路偏軍退路。
又或者打下廬陵府後,再分兵西進,如黃玄那般,偷襲兩路寧人偏軍後方。配合衡陽、廬陽二府守軍,來個前後夾擊,直接覆滅兩路寧軍,都是極好的。
而青雲子那邊,也可水陸並進,領著十萬主力,直接殺向較為空虛的寧國建安郡。
之前寧國雖然在國內,留了二十萬大軍,四位先天,分兵鎮守各地。
但這二十萬大軍,有五萬水師、五萬常備軍,屯駐在廣陵郡,以防備梁國威脅。
不對,那五萬水師,還有一萬調到了南海,現在正在海上飄著。
剩下五萬常備軍,則駐紮在國都所在的臨海郡,守禦這片核心基業。
餘下五萬人,兩萬四千人在豫章郡,兩萬六千人在建安郡,皆是地方郡府縣兵。
至於四位先天宗師,一位在水師,坐鎮長江水道,防備梁國。剩下三位,則分別在廣陵、臨海、建安三郡。
最後的豫章郡,因為靠近戰場前線,附近有著寧國十位先天,本就高階戰力充足,所以沒額外配針先天鎮守。
當初沉丘留在豫章彭蠡大營,作為後備的十萬兵馬,以及兩位先天,本質上就相當於豫章郡的鎮守兵馬,用以隨時策應四方。
不過如今這些鎮守兵馬,已經因為局勢需要,分別被調離出去,此時算是傾盡全力了。
所以此時此刻,在寧軍徵募的十幾萬新兵剛剛入營,戰力未成,本質上形同民夫。
不僅派不上太多用場,上了戰場,反而還可能成為拖累,詳細參考南海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