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這時間緩衝,也能在國內從容調派兵馬,隨時趕往支援了。”
陸淵望著波濤起伏,心中暗自思量,同時不由嘆息。
手中可用的力量還是太少了。
如今的楚國,各部分常備兵馬加起來,大約有七十二萬人馬。
這些人馬的組成,大致分成六部分。
第一部分,自然是人數最多,也最為精銳的禁軍。
楚國現在有二十五支禁軍,共計五十萬兵馬。
其中十支二十萬人駐紮洞庭郡,五支十萬人駐紮在漢中郡,四支八萬人駐紮在襄陽郡,兩支四萬人駐紮在黔中郡,一支兩萬人駐紮在西川郡。
還有三支禁軍六萬人,隨著青雲子南征南海國。
以上便是楚國最為主要的機動部隊,也是主力部隊,屬於戰兵行列。
此外楚國六郡,每郡還有一萬郡兵,作為該郡常駐的守備兵馬,負責鎮壓內部叛亂,以及抵禦外敵。
甚至它郡兵馬緊缺的時候,還能臨時抽調郡兵,過來協助支援。
總的來說,郡兵與禁軍沒什麼區別,唯一的不同,就是郡兵主要負責一郡軍事,有著固定的防備區域,相當於地方軍區。
而禁軍則屬於機動兵馬,經常全國各地的跑。
屬於哪裡需要,往哪裡調,相當於中央軍。
但不管是郡兵還是禁軍,都屬於戰兵序列,戰力差距並不會太大,屬於同一層級。
楚國有六郡,共有六萬郡兵,這是國內第二強的軍事力量。
除了郡兵之外,地方兵馬還有府縣兵。
按照九州如今流行的規制,朝廷中央之下,設郡;郡之下,設府;府之下,設縣。
其中各郡按照大小不同,府或多或少,數量不一。
多的有十府,如洞庭、西川的完整的大郡,便是如此劃分的。
少的如襄陽郡,被楚、周、寧三國分別佔據,一分為三,楚國佔有四府,另兩國各自佔有三府。
這是郡府一級的劃分。
郡府之下,府縣一級的劃分,就統一多了。
基本上每府都控制十縣,縣的數量不會有多少差異,都是按照這個數字來的。
因此,按照這個府縣規劃,府縣兵的數量基本也都固定。
每府可以編練一千府兵,每縣可編練一百縣兵。
如此的話,一個府級單位,所有兵馬加起來,便有一千府兵和一千縣兵,合計兩千人馬。
這兩千府縣兵,則是屬於真正的地方兵馬,基本不會往外調動。只負責地方治安,清剿匪寇之類的小規模、低烈度戰事。
像國戰,對外征討之類的大戰,大多都不會動用府縣兵。
具體原因,不是不想用這批兵馬,而是府縣兵的戰力,與真正的戰兵相比,實在差得有些遠。
同為常備兵,府縣兵每月的軍餉,為三兩銀子,戰兵則為五兩銀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