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武十年八月二十九日。
魏國南境邊疆四十萬大軍,突然未宣而戰,悍然殺入周國朔方郡。
因為此前調走了大量老兵精銳,朔方郡過半兵馬都被新兵充斥,經驗不足。
再加上魏國襲擊突然,周國沒有太多防備,開戰不過短短十數日,朔方郡竟就被丟了過半府縣,戰局可謂一潰千里。
直到這時,周邊各國這才知曉,魏國為此戰,已經準備許久。
不僅暗中聚集了國內最精銳的兵馬,還特意調集了八位先天宗師,其中甚至還有一位先天第二境的天下名將,為的就是打周國一個措手不及。
之前一直引而不發,到今年看到了周國北疆精兵調走,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新兵,這才看到機會,發動進攻。
此時數年籌謀,一朝發動,果然成果喜人。
整個朔方郡半境淪陷,周人北部的防禦體系,就此被打的稀爛。
北疆原本駐守的三十萬大軍,損失超過二十萬,其中那些今年新募的新兵,更是損失殆盡。
甚至在魏國數位先天的圍攻下,周國一位先天柱國都戰死沙場,命殞朔方。
面對這突來強敵,還有魏人即將突破北疆,殺到關內的危機。
長安城內的君臣公卿,頓時慌了手腳。
周國天子連忙下詔,讓原本調往隴西郡的十五萬北疆精銳,立刻回撤朔方,抵禦魏人。
同時又令河南、南陽二郡,各自抽掉五萬兵馬,返回關內,急援京師。
然後又從河隴二郡,徵調了兩位柱國,作為大軍統帥。
如此東拆西補,總算湊出了二十五萬大軍,還有兩位先天柱國,能夠北上朔方,抵禦魏人。
只是這麼一來,隨著十五萬北疆精銳和兩位柱國的離去,周國在河隴二郡的力量,便瞬間大為空虛。
只剩下了三十餘萬兵馬,以及三位柱國大將軍了。
與蕃人開戰數年,此為最為空虛的時候。
面對如此良機,蕃人自然不會錯過。
幾乎是在那些北疆精銳離去的後一刻,蕃人八十萬騎,便瞬間下了雪原,浩蕩殺進了河隴二郡。
而少了大量兵馬之後,面對蕃人的浩蕩入侵,周國雖然依舊能夠抵禦,甚至能戰而勝之。
但面對不在正面戰場交鋒,而是四散入侵的雪原蕃人,卻也很難派出足夠兵馬,進行圍剿追擊了。
一時間,無數蕃人湧入河隴二郡,各府、各縣、各鎮、各鄉、各村,所過之處,皆是戰火殺戮,西北一片烽煙而起。
於這大亂之中,黃玄也挑選好兵馬,依舊親自領兵,從林間小道出河谷,再度殺進了隴西。
周國也隨著朔方、河隴二地戰事蜂起,百萬強敵入侵,國中數十萬兵馬疲於奔命,再無絲毫餘力顧及其他。
甚至連南方的漢水一線,也隨著南陽郡大量兵馬被抽掉回關內,徹底失去了對楚國的威懾。
至此,楚國北境,再無絲毫威脅。
到此時刻,陸淵總算可以放下心來,全力著手南征之事,並且應付以寧國為首的四國聯盟了。
不過在此之前,他還要先見一見莫離。
看看這位飛霜道主,在離去之前,到底想和自己說些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