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上次突襲河隴,周人吃了個大虧,現在回過神來後,對於漢中出隴的那條陽關小道,已經進行了嚴密封鎖。
原本的那做臨關塞,不僅進行了擴寬加固,更是將守備兵馬增加到了五萬之眾,還配了一位先天宗師助手。
如此嚴密的防禦,縱然黃玄領著漢中十萬戰兵傾巢而出,也很難將之打破攻下。
所以想從此條路,再打進隴西,當是不可能了。
就算能行,楚國也要付出巨大代價。
陸淵雖然不介意幫蕃人一把,拉一拉這個所謂的姻親。
可這個拉姻親的代價,是自己損失慘重的話,那便要值得斟酌了。
故而從漢中出兵隴西,此個方案,在上次之後,便已經被陸淵否決了。
不過雖然陽關道走不了,可楚國出隴的路線,卻也並不止這一條。
早幾年前,開拓河谷郡的時候,陸淵除了想解決西川郡邊上的蕃人之患外,還有一個重要目的,便是看中了河谷郡與隴西郡之間,還有一個少有人知的小道聯通。
這條被陸淵稱之為林間小道的路線,此時經過這些年的勘察開拓,已經被擴寬夯實了不少。
比起以往只能通行數人、十數人,並且還時常斷絕前路,需要翻山越嶺,穿過懸崖天險的糟糕情況。
此時經過修建,已經有一條小路通行,足可供數千萬人規模的軍隊,越林而出,抵達隴西了。
雖然區區幾千、萬人的兵馬,對於周國和方人之間數十萬人的大戰,簡直微不足道,根本放不出什麼風浪來。
但對楚國來說。
能在戰場上投入幾千過萬的兵馬,也足夠渾水摸魚,撈點好處了。
最起碼派出上萬兵馬,選一良將率領,也足以打破隴西一些防禦較弱的縣城,擄掠其中物資人口了。
陸淵要的又不是攻滅周國,也不是奪戰隴西,更不是真的幫助蕃人。
他想要的,從來都只是周國的物資人口。
能達到這個目的,便已足夠了。
派出一隻規模小的偏軍,殺進隴西,能擄回來幾千人口,那楚國就能新建一個小鎮。
能擄回上萬人,那就能新建一個縣城。
能擄回十萬人,便可新設一個府。
這樣積少成多,多去個幾次,多費個幾年,或許一個郡就出來了。
而且這條林間小道,通向的隴西地區,較為靠近前線,屬於蕃人和周人勢力交雜之所。
楚國剛剛和蕃人達成了人口換糧食的共識,此時透過這條小道,正好能作為貿易路線,輸送人口物資。
所以此事緊要,陸淵不得不聯絡黃玄,讓自己這位分身親自去督促辦理,這樣才可安心。
……
蕃人與楚國之間的聯絡,正緊羅密鼓的籌備著。
而北邊的周國,隨著秋季到來,也開始如往年一樣,進行動員,防備著蕃人又一輪的掠糧之戰。
雙方都在進行著戰爭準備。
然而讓人出乎意料的,今年秋天,周國的第一場大戰,卻並非是與蕃人交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