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要對方露出破綻,那楚國自然可以見招拆招,一一應對化解。
他也想看看。
之前莫離說的,玉蟾道與周國之間微妙的關係,究竟是否為真?
一切就看此次了。
於是在神武十年四月初三,楚國西三郡總管,護國真人黃玄,正式在漢中郡南鄭誓師祭天,然後發兵六萬,沿著陽平關出發,穿過隴山小道,進擊隴西。
楚軍的這一手,又一次打了周人一個措手不及。
誰也沒有想到,在關內經營二十萬周軍日夜操練,枕戈待旦,虎視漢中的情況下。
面對重兵威脅,漢中郡的楚軍竟然敢無視風險,依舊出兵隴西。
更為致命的是。
在今年三月末,雪原上的蕃人,就再度聚兵四十萬,發起了今年又一次的春掠。
此時河隴二郡四十萬周兵的主要精力,都放在了這些入侵的蕃人身上。
對於處在後方,與漢中郡僅有小道連線的腹地,並無多少防備。
也就僅是在這條陽關山道的另一頭,一處叫做臨關塞的地方,屯駐了一萬精兵,用於警戒防備漢中方面的威脅。
可這區區萬人兵馬,又怎麼可能是黃玄親自帶領的六萬精銳對手?
不過一天時間,在黃玄的親自衝陣下,這座軍塞便被攻破,城中周人戰死數千,餘者被俘。
然後楚軍以臨關塞為基地,留萬人駐守,剩下五萬兵馬兵分五路,大略周邊府縣,趁機搶佔地盤。
不過數日間,五路兵馬就攻破縣城十三座,府城兩座,直接把隴西郡處於後方,空虛無比的腹地兩府,給佔領了。
訊息傳開,瞬間河隴震動。
當時正在指揮兵馬,抵禦圍剿入侵蕃人的賀拔勝,更是驚得險些從馬上掉下來。
此時他數十萬大軍壓在前線,與蕃人鬥智鬥勇,無數兵馬拖在距離後方數百里外的前線,急切之間,根本抽不出多少兵馬來穩定後方。
更關鍵的是。
若是自己後方,有楚人出兵的訊息傳到蕃人那邊。
那些雪原上的那些蠻夷,必將大受鼓舞,此次想要如同以前那樣,給予對方一次迎頭痛擊後,再讓蕃人乖乖退去,可就沒那麼容易了。
說不定雪原上的蕃人,就會繼續增兵,拖住自己前線的大軍,以配合楚人的行動。
畢竟如今的楚國,已經迎娶了蕃人的靈女,雙方可是盟友關係,盟友間相互配合,再正常不過了。
所以楚軍去聯絡蕃人,兩邊前後呼應,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。
作為沙場宿將的賀拔勝,心中對此毫無僥倖。
因此他緊急抽調出了五萬兵馬,讓自己的副手西柱國大將軍司馬正德領兵,緊急趕往後方,遏制抵禦楚軍的行動,不令對方進一步在隴西郡擴散。
此外還緊急加派信使,將楚人出塞的事情,飛馬傳回長安,讓朝中君臣儘早做好準備,並制定出應對之法。
而賀拔勝本人,則抓緊時間,領兵迅勐出擊,以期能早點打垮蕃人,然後回師擊退楚人。
然而他想法是好,但事情哪能皆如所願?
就如同賀拔勝猜的一樣,雪原蕃人在收到楚人信使,得知楚國已經出兵隴西后方,打進了周人空虛之地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