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他們虛弱到一定程度,陸淵再透過靈女的名義號召,說不定就能直接收編大量蕃人部落,令他們直接成為楚國之民,為自己所用。
“此事大有可為,或可當做對待周國、蕃人的長久國策,可以令人持續盯著。”
陸淵心中想過這些,立刻便透過神念溝通黃玄,然後交代這位分身去處理此事。
黃玄作為西三郡總管,按照職責劃分,已經總理針對周國、蕃人的事務,此事交給他正好。
畢竟是自己分身,有事可以隨時溝通,不會有什麼延遲誤會。
交給旁人,人心隔肚皮,陸淵還不放心呢!
不得不說,太平道書除了修煉快之外,這門黃巾力士神通,可以說是他最為滿意的了。
不僅解決了自己人手不足的困難,還能千里傳訊,心意相通,忠實可靠,再找不出比這更好用的人了。
……
剛將出兵河隴,趁機掠奪人口,並且與蕃人展開貿易的事情交代下去。
還沒過幾天,隨著緊急趕往漢中郡,籌備郡府縣各級衙門的文官到任。
等各級衙門稍稍理清政務之後,關於漢中郡的戶籍圖冊、財富收支,也很快透過漢水快舟,送回了巴陵。
“這麼說,漢中郡如今有戶三十二萬六千,口一百六十一萬五千餘。
按照我大楚如今賦稅,每年可提供稅銀六百一十萬兩銀子,郡內各項開支則需一百一十萬兩銀子左右。
剩下五百萬兩銀子,都可以解送入朝?”
陸淵翻閱了下戶籍帳簿,然後抬頭看著下面漢中郡府派來的入朝官,出聲詢問。
“回大王,確實如此。”
下方入朝官是個年輕人,此時單獨面對楚王,不由有些緊張,但還是強制鎮定道:“不過漢中郡剛剛遭受兵事,各地府縣損失不小,地方百姓出現了些死傷和逃亡,所以具體戶口,應該比籍冊上要少一些。
好在漢中郡內,有不少世家大族,或多或少都隱匿了戶口。
因此郡守大人準備在明年開春後,便著手戶口清查。
那時因戰亂逃離的流民,應該也都回來了。
再清查出隱戶,漢中郡的人口,或許能多出數萬人,財稅也能多些。”
相比於初生的楚國,像周、寧、梁這些老牌霸主,國內世家門閥遍地,這些高門互相聯姻,彼此糾葛,織出了一張張利益網。
在這張網路裡面,皇權力量雖大,但遠遠談不上能決定一切。
甚至皇權本身,就是這張關係權利網路中的一部分。
因此受到制約之下,各國地方上,自然免不了出現大量既得利益團體,即世家門閥、豪族權貴。
這些上層人物隱匿人口,不納賦稅,猶如寄生在王朝中的寄生蟲,只知吸血,不知付出。
因此像周、寧這些霸國,明明底蘊深厚,潛力極大。可最後所能發揮出的實力,卻遠遠配不上他們的體量。
楚國才八百萬人口,但自身的軍事實力,卻能和兩倍之多的寧國相比。
這是楚國人天生就比寧國人強,楚國的地盤比寧國更富裕嗎?
當然不是。
放在十幾年前,很多楚國人和寧國人,都還共同用著一個越人的名號呢!
可同出一源,楚國卻能用一半的人口,養出和寧國相當的軍隊,爆發出兩倍的潛力來。
這憑空多出的一倍潛力從哪來的?
或者說寧國那剩下一半的潛力,跑哪去了?
那自然是被世家大族吃了,被地方官吏吃了,被鄉紳豪強吃了。
這一層層吃下來,半個寧國也就沒了。
周國還沒經歷寧國那種老樹發芽,借殼上市呢!
已經立國數百年的周國,沒遭遇滅國之痛,國內的貪腐、豪族之禍,比寧國還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