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對於這點,正準備大展手腳的縉雲,並不清楚。
也不可能知道,自己的臨時起意,會給宗門日後帶來什麼樣的後果。
陸淵和幾個分身之間的關聯,隱藏的實在太好了。
在這個末法之世,哪怕很多仙門都知道道兵煉製之術,外人也很難將他和兩個分身,聯絡到一起去。
畢竟靈氣難得。
眾修士自己修煉,都嫌靈氣不夠呢!
又有幾個能夠捨得,分出寶貴靈氣靈物,消耗在煉製道兵這種外道之術上。
而不知這個詳情,還打算從分身入手,謀劃楚國的那些人,註定要在此方面栽個大跟頭了。
這點陸淵在煉製出分身的時候,就已經有所預見,也一直在等著魚兒上鉤。
唯一不清楚的,就是不知第一個上鉤的人,到底是誰了?
他一直在等待著。
……
打下了漢中之後,陸淵下詔,封賞有功將士,然後狠狠的給自己兩個分身,晉升了一波爵位。
在明面上,將戲演的十足。
反正都是自己分身,封賞給的再多,也是左手倒右手,根本沒什麼區別。
倒是藉著這些厚賞,還能激勵一波軍中士氣,鼓舞一番人心。
對於這種惠而不費的事情,陸淵當然樂意。
除了封賞大軍之外,陸淵也連下詔命,令原本駐紮在劍門關的兩支禁軍,以及襄陽郡西晉的一支禁軍,就地留守漢中郡,作為本地駐守兵馬。
同時任命黃玄為西三郡總管,管轄楚國西部的漢中、西川、河谷三郡,徹底統籌負責應對周國和蕃人事宜。
國內這邊,吏部已經開始抽掉各地官吏,準備派往漢中接管新佔之土。禮部也在籌備恩科考試,準備選拔一批新的官員。
預計年底,漢中郡的上千官員缺口,便能陸續填補完全,建立起楚國的統治。
選官之外,已經接管漢中的黃玄,也已經開始整編俘獲的周兵,擴充麾下的兵馬。
按照計劃。
他將從降兵中挑選出精銳,在於漢中地方上募集新兵,然後新建出兩支禁軍。
這兩支禁軍將和留守在漢中郡的三支禁軍一起,組成楚國西北方面的防禦主力。
如此等漢中郡的郡府縣兵建立起來,那麼僅是漢中一郡,便有十三萬常備兵馬,可謂兵力雄厚。
再有陽平關和斜谷關,作為依憑,以及黃玄這位先天第二境的分身,周人就算出動五十萬大軍來攻,漢中郡也能擋上一擋。
甚至如果情況緊急的話,西川郡那裡還有一支禁軍,還有西川、河谷兩郡的郡府縣兵。
這些人加起來,也有六萬餘兵馬,同樣歸屬於黃玄管轄。
只要願意,都可隨時抽調到漢中郡來。
於是瞬間,黃玄便就從一個普通的地方總管真人,頃刻間成為了楚國最有權勢的地方大吏。
不僅總管三郡,還統領著總計近二十萬的常備兵馬,楚國近乎一半的力量,都被他掌握著。
一時間,楚國朝堂和地方,許多不明真相的人,都對此大為憂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