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有人領頭造反了,自然有無數人跟出來追隨。
再加上大理國在背後鼓動,一場全國範圍內的暴亂,也就理所當然了。
前方損失慘重,後方後路又出現不穩,蘇宋兩國自然無法再打下去。
因此在九月份的時候,兩國各自留下一部分兵馬斷後之後,便迅速帶兵後撤,返回黑齒地區與通海國兩處,忙著鎮壓暴亂去了。
同時又各自傳訊回國內,繼續調兵遣將,準備再來征伐大理國。
而大理國那邊雖然取勝,但一場大戰下來,大理連同其附庸國區域,過半地方都被戰亂影響,生產受到極大破壞。加上大量徵發地方民兵,今年春耕夏種,也被耽擱,國內出現了缺糧狀況。
故而在試探著派兵追擊蘇、宋兩國,最終在黑齒地區與通海國受到了頑強反擊之後,不得不放棄了繼續收復兩地的心思。
轉而專心國內,一邊恢復耕種生產,一邊積蓄糧秣兵甲,籌備著來年新一輪的大戰。
於是到了十月初,大理國區域的戰事,也隨著年節將近,寒冬到來,漸漸平息。
不只是大理國這邊。
在西川國那處,持續數月的盤石府之戰,也在十月份出現了結果。
面對南詔國五萬大軍,持續不斷的圍攻,再加上有趙長卿這位先天宗師的親自出手,哪怕城中有著濟慧坐鎮,但在這位僧王已經負傷的情況下,也無法支撐太久。
因此在守了近三個月後,濟慧再又一次強撐著重傷之軀阻擋趙長卿後,終於不敵,在戰場上再度被重創。
最終拖著最後一口氣,無奈棄城而走,往著城外突圍而去,不知所蹤。
而沒了他這位先天宗師守著,城中剩下的幾千殘兵,當然不可能是趙長卿的對手。
在濟慧敗走當日,盤石城就被攻陷,西川國又一府城落於南詔之首。
不過或許是因為攻城太久的緣故,南詔軍積累了太多憤怨,破城之後,當即就展開了屠城。
經過兩日殺戮之後,城內剩餘的萬餘軍民全都死於亂兵手中,無一倖免。
而這訊息傳開之後,頓時引起了西川國內,乃至於周邊地區的恐慌。
大量西川國民開始逃亡,往著附近的漢中國、楚國兩處逃去。
其中楚國西川郡那邊,就接收了不少難民。而且數量還不少,足有五六萬之眾。
甚至按照如今趨勢,隨著南詔軍的暴虐行徑繼續下去,還會有更多西川國區域的民眾展開逃亡,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增加下去,最終達到十餘萬也並非不可能。
因此對於此事,陸淵也頗為重視。
在得到西川郡關於接收逃民的彙報之後,當即就下了聖旨,讓那邊將接收的難民全都遷移過來,通通發往黔中郡。
如今黔中郡這邊正愁沒有足夠人口充實,此時能多出五六萬難民,正好解了燃眉之急。
而且這還不是一錘子買賣。
只要南詔軍還在西川郡暴虐不止,那麼西川郡就會有無數的的難民不斷逃來,這是一項長久的人口接收工作,有著巨大的收益。
陸淵甚至看到了這一點後,都直接下命給皇城司那邊,讓他們在西川國內的人手,試著鼓動地方民眾,讓這些人也跟著加入逃亡隊伍,一起跑到楚國來。
如今楚國急缺人口,能多拉來一戶一口,也是好的。
此項工作,陸淵已經作為今明兩年的要務之一,交由皇城司和西川郡地方成立專業工作組,去執行了。
……
國外周邊形勢,正在激烈動盪之中。
值此風雲變幻之際,陸淵也在努力執行著自己的戰略,征討西南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