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股實力雖然已經不錯了,但放眼先前,鼎盛的大理國與大長和國,哪個傾力之下,不能湊出如此兵馬?
甚至誇張一點,弄出五六十萬人來,也並非做不到。
畢竟這西南三國,包含附庸在內,可都是人口兩三百萬以上的大國。
有這些人口潛力,動員出這種數量的兵馬,是沒有絲毫問題的。
不過不夠精銳,兵馬再多,也沒有多少意義。
單純堆砌人數的話,就是如今楚國的西川郡,也隨時能拉出一隻十五萬人左右的民團來。
可這沒有絲毫意義。
不經訓練,民團的戰力始終有限,根本無法拉出去野戰。
而如果守城的話,現如今西川郡的八萬兵馬,已經足夠了。
以這等規模的大軍,縱然敵人二十萬兵馬來攻,也根本不懼分毫。
所以單純提升軍隊數量,尤其是雜牌軍的數量,根本毫無意義,反倒還容易耽誤西川郡的地方生產,進一步加劇後勤消耗。
這根本就是得不償失的事情。
如今楚軍在西川郡唯一的劣勢,還是在頂層戰力,在先天宗師上面的缺乏。
唯有在這方面,楚國面對南詔國,有著絕對的劣勢。
可如今楚國三位先天,周青要在襄陽郡防著北邊諸國,藍彩兒要在巴陵城防著寧國。
陸淵自己要坐鎮黔中郡,鎮壓郡內叛亂,同時隨時防備大長和國的反撲。
三個人無論是哪一個,都根本走不開。
此時想抽調一位先天宗師,趕去渝中府,根本就做不到。
“也只能再往那邊多新增點兵馬,靠人數來堆加防禦了。”
皺眉沉思良久之後,陸淵無奈嘆了口氣,做出了這個最不想決定。
如今黔中郡內,經過數月的清理,地方上的叛亂夷人,基本被肅清大半。剩下一些殘餘,也可慢慢清剿。
同時地方上那些或獨立,或半獨立的城鎮部落,也隨著地方府縣屯駐大軍,受到威懾,開始慢慢的納入官府統治之中。
此時的黔中郡,雖不敢說徹底穩固,但只要不出什麼大變,基本也不用擔憂地方夷人,翻出什麼浪來了。
這樣的話,陸淵手中差不多兩萬的機動禁軍,也可抽調出來,派往它處。
“有這兩萬人去渝中府,那邊戰兵數量就有五萬之多,兵馬規模也能達到十萬。這樣面對先天宗師,也算有一戰之力,不至於被輕易擊潰了。”
這般想著,陸淵便開始簽署調令,準備發往各部,進行人員的調動了。
如今西川那邊局勢緊迫,每過一日,便可能多出幾分危險。
不快點增強那邊實力,他實在擔憂不過。
這世事變化,果然無常。
自己搞出來的合縱聯盟,雖取得重大戰果,讓楚國開闢了一郡。但捅出來的窟窿,想填上同樣也難。
禍兮福兮,真難定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