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後宣佈,已經差不多掌握烏蠻國朝堂的李雄等人,為所有赤黎族人的仇敵,號召所有赤黎族人起來共誅之。
前面就說過了。
神宮大巫祭在所有烏蠻族人心中,那是代表著最高信仰的。
他開口宣佈李雄為族敵,再有諸多烏蠻國的大臣左證,這一連串的攻勢下,對於烏蠻國陣營人心的打擊,簡直不要太大。
神宮發出聲音後沒幾天,一些依附於烏蠻國的小國,就當場宣佈反正,乾脆利落的剷除的安插在自己國中的李雄心腹,倒頭就跑到了大長和國的陣營。
而李雄掌控較深的烏蠻國與弄棟國,雖然還保持了大體的穩定,但這兩國之內,也冒出了不少反正之人。
軍隊之中,也每日都有大量逃亡。
這才短短兩三月,原本擁兵十餘萬的烏蠻國陣營,瞬間就土崩瓦解,不僅丟失了原本進取的大量領土,歸縮到了老巢嶺東一帶。
就連烏蠻國陣營的兵力,也只剩下了八九萬人左右。
這些剩下的人中,也是人心浮動,將無戰意,兵無戰心,不知什麼時候就會崩潰。
反觀大長和國那邊,在得到了神宮的援助之後,不僅收復了大片失土,兵馬也迅速膨脹到了幾近二十萬,已是烏蠻國的兩倍。
疆域更是三倍之多。
除此之外,有了神宮大巫祭得幫助,大長和國的先天宗師已有了兩位。
在正面戰場上,已然佔據了絕對的優勢。
從如今趨勢來看,大長和國撥亂反正,平定叛亂,重新恢復國內的穩定,已經是沒什麼意外了。
可李雄好不容易在這邊另起爐灶,有了一片新的積液,又怎麼甘心就這樣放手?
而恰在這時。
他收到手下探報,說察覺與烏蠻國緊鄰的東邊楚國,近幾月來,不斷往兩國邊界的府縣,調動兵馬囤積糧草,似乎有所異動。
不用多想,與陸淵有過交手的李雄,瞬間就想到了這位楚王的心思。
對方絕對是看到了大長和國的內亂,生出了想要插手其間,趁機撈一筆的打算。
自己獨木難支,快要支撐不下去了,急需外部資源。
而楚國兵強馬壯,國力強盛,有著充足餘力發動一場大戰。
兩邊意圖,簡直就是天作之合。
因此毫不猶豫,在全都輸乾淨和試著搏一搏之間,李雄選擇了後者。
於是他派出了自己的胞弟李壽,前來出使楚國,請求陸淵出兵,助他擊退大長和國。
“吾兄有言,只要大楚能夠出兵,那吾兄願意稱臣納貢,永為大楚藩國。不僅如此,就連烏蠻國所據的嶺東之地,吾兄也願意獻出,作為此次出兵謝禮。”
李壽將所有原由說完,然後又說出自己兄長的條件,就直接跪了下來,對著陸淵說道:“還望大王垂憐,能出兵助我,外臣感激不盡。”
“……”
沉默,良久的沉默。
聽完李壽講完所有前後事情,陸淵不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。
李雄果然如他先前所料,這個不安分的傢伙,跑到了西南夷地區之後,立刻就在大長和國內攪起了這偌大的風雨。
同時大長和國內,這場叛亂的程序,也比自己預想的快了許多。
神宮的插手,神權對世俗的影響,在西南夷地區果然可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