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束了與孫思文的對話之後,陸淵接下來的時間,也開始著手進行準備,以應對越國接下的變局。
雖然關於蕭氏要禪位的訊息,早在五年前,陸淵參加天羅法會的時候,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。
可他原本以為,禪讓之事,雖然已經不可避免。但怎麼著,也得等越國地方平靜下來,恢復了一些元氣再去做。
等個幾年,讓越國幾十萬大軍重新徵募回來。新培養的上官明等幾位先天宗師,也能有時間成長起來。
那時做好了準備,即便越國內部發生改朝換代的巨大震盪,也足以應對任何外部的威脅了。
而那時,陸淵新開拓的地盤也穩定了下來,周青應該也能突破到先天宗師。屆時就算越國改朝換代,他也有足夠實力應對。
誰能想到?
沉丘竟然等不及了。
在如今北伐剛剛結束,各國人心未定,依舊在外部虎視眈眈的情況下,毅然決然的開始了改朝換代的腳步。
這不僅給越國好不容易穩定的局面,再度帶來動盪,平添諸多風波與危險。
更打了陸淵一個措手不及,頓時亂了許多陣腳。
因此為了穩定人心,也為了應付外敵,在弘道九年六月收到金陵城訊息之後,陸淵便開始連下數道詔命。
首先是調九支禁軍中的三軍,讓王后藍彩兒領著這六萬人,北上進入襄陽郡內巡狩,以穩固北疆安全。
而後陸淵也帶著三軍北上,進駐巴陵城,扼守這個長江航道重鎮,以觀望越國局勢。
這對自從大婚之後,就一直膩在一起的夫婦,此時因為越國的變局,總算是分了開來。
這令兩人多少都有些不爽。
但沒辦法,為了穩定國內局勢,哪怕心中再是不願,也只得如此了。
好在經過整編之後,雖然各部禁軍依舊還在磨合,戰力還沒恢復到巔峰狀態。
但最起碼,人數上是夠多了。
在襄陽城、巴陵城、以及長沙城內,各自安排三支禁軍,沿著漢水、長江一線排開,倒也足夠穩固國內,應對外敵了。
縱然外面真發生了什麼變故,也有足夠的實力去應對。
不至於慌了手腳。
……
長沙國這邊開始了應對越國的變故,而其它各國,在得知了越國朝堂開始發生的篡位事情,也頓時再起風雲。
首先反應最快的,自然是實力最為完整,也在周邊最為強大的梁國了。
在得知了武安侯病逝,以及越國大將軍沉丘想要篡位的訊息後,梁國直接在與廣陵郡相鄰的彭城郡屯兵三十萬,牽制住了越國的北疆大軍。
而後又在江夏郡屯兵二十萬,隔著長江,威懾著江對岸的金陵城。
同時梁國也派出了使者,去往金陵城內,積極的活動起來。
不斷面見弘道皇帝,給這位傀儡天子,作出各種鼓勵承諾的同時。又在私底下去見沉丘,也給出了種種承諾。
但不管是傀儡天子,還是這一心稱帝的大將軍,梁國聯絡他們的目的,依舊是想要討要好處。
如今在金陵城內流傳著一則流言,據傳是從周人使者身邊近侍傳出來的。
說梁國使者面見弘道帝后,向他開出條件,只要弘道帝能夠割讓廣陵一郡,那麼五十萬梁兵,便可渡江南下,助他蕭氏一脈保住國祚。
有著梁國這個大外援在,縱然大將軍沉丘真的有謀逆之心,但面對梁國的威脅,也絕不敢輕舉妄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