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生之秘不能暴露,既然如此,太平道書自然不能作為自己明面上的功法。
哪怕自己確實在主修此法。
但事關性命,該有的偽裝,還是要有。
自己最後以主修五雷書的面貌,出現在世人、乃至九州修仙介面前,這是早定下的策略。
所以最後和對方決裂,是不可避免的。
因此早早的,陸淵就開始針對丹鼎道可能的報復,進行著積極準備。
其中最關鍵的準備,自然就是加快太平道書的修行了。
只要把自己的仙道境界拉上,修煉到凝聚一氣的程度,那麼即便丹鼎道真與自己開戰,以此等實力,也足以不懼對方了。
而想增快太平道書的修煉進度,最好的辦法無疑是開疆擴土,增強自己的國力,聚攏更多的氣運,以此加速修行了。
前番北伐周國,兩次聽從武安侯的安排,冒險做出奇襲。此次又不顧國中初立,內外局面還不穩定,繼續想著討伐大長和國,吞併此國。
這諸般急切決定,很難說沒有丹鼎道的一份功勞。
若沒對方帶來的沉重壓力,以陸淵的壽命,以楚國的潛力,大可一步步安穩發展,何至於如此急切?
好在,陸淵對此,也沒什麼好說的。
當初是自己做下的決定,而丹鼎道的援助,也確實幫了自己大忙。
前番北伐能夠勝利,丹鼎道援助的軍費和那些武器物資,也是功不可沒的。
自己竟然承受了這些好處,自然要承受好處背後,所附帶的風險。
對此,在走上這一條道路的時候,陸淵就已經做好準備了。
無怨無悔。
不過此時嘛,安丘還未到來,陸淵也並不知曉這一切。
當然不清楚,丹鼎道的威脅,已經快要臨頭。
此時的他,注意力正被蘇國那邊發生的一場叛亂,給吸引過去了。
……
“蘇玄歌這幾年橫徵暴斂,把國中百姓往死裡逼,此時總算顯出惡果了。”
議政殿內,陸淵手中拿著皇城司,緊急從蘇國送來的情報,不由慨嘆道。
在他下方,聽大王這麼說,崔長青和李維不由好奇看了過來。
陸淵察覺到,不由笑了笑,然後將奏報遞給他們:“兩位賢卿也看一看吧。”
兩人連忙接過,然後湊到一起看了過去。
看著看著,臉上都不由露出了震驚。
崔長青更是訝道:“蘇國竟然民怨至此,令各地叛亂!”
是的,這份奏報中的資訊,說的就是蘇國叛亂。
事情還要從今年十一月,蘇國的年稅說起。
此前就提過了,蘇玄歌出於自己的野心,同樣也是為了自保,於是喪心病狂的在國中養起了十萬職業軍人,甚至還在地方搞起了民團制度。
可蘇國不過是個小國,立國的鬱林郡原本也不富庶,國內多山嶺、少平原,並不是產糧大郡。
也就是靠海,能做點海貿生意,勉強算有些進項,不至於窮的叮噹響。
可即便如此,先前還經過了靜海國的肆虐,使得此地更為窮困了。
等到蘇玄歌去那邊立國的時候,舉郡上下,只剩下堪堪兩百萬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