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起實力來,根本不比寧海國弱,甚至還猶有過之。
蘇玄歌只要不傻,就不可能去捅這個馬蜂窩。
所以他剩下的擴張目標,就只剩下向南和向東了。
而寧海國南邊,就是原本屬於大越,現在屬於大寧的九真郡。
如今的九真郡,經過這幾年的恢復,大概有著二十萬戶,一百萬出頭的人口。
此郡之內,則有著朝廷武平侯謝寧率領的五萬戰兵,還有當地組建的兩萬郡府縣兵鎮守。而且若有需要的話,當地也可徵召十餘萬民夫。
有這些實力在,蘇玄歌想打下九真郡,基本也是做夢。
“所以他最後的目標,就只剩下南海國了。”
陸淵心中默然。
長沙、南海、寧海三國間的同盟,在開始建立的時候,他就知曉,早晚會破裂。
而自己也一直在防備著這點,為著日後決裂,做著準備。
但蘇玄哥這麼快就開始打起了南海國的主意,也著實變心的太快了些。
不過也難怪。
此國之中,嚴望秋很快就會老死,到時南海國便無先天宗師護佑。
而嚴望秋北伐回國之後,也沒開始跟蘇玄歌一樣,著手建立自己的戰兵體系。
如今整個南海國內,還是如先前一般,只有萬餘人的郡府縣兵。
這點實力,等嚴望秋一死,對於外人來說,與形同虛設沒什麼區別。
偏偏南海國都是如此富庶,在這亂世之中,周圍一群眾狼環視之下,自然誰都想來咬上這肥羊一口。
蘇玄歌會動心,也很正常。
別說他了,就連陸淵,說不心動,也是假的。
他和蘇玄歌唯一的區別,大概就是不會主動背盟,在盟約期內,不會對這個盟友下手吧?
說來說去,這亂世之中,強者生,弱者亡。
你不努力去吃別人,別人就會來吃你,要不怎麼說大爭之世呢?
有著這種覺悟的蘇玄歌,在如今越國滅亡的大勢下,自然會如陸淵一樣,不可能在甘心接受先前局面,在名分大義下,受制於新的寧國。
他站出來,和陸淵一起獨立,基本是沒問題的。
而長沙寧海兩國一動,作為三國同盟的一份子,南海國縱然再是不願,嚴望秋也只能乖乖跟著一起,隨著脫離寧國。
所以此次切割決裂,三國同盟間,還是共同進退,當是無疑了。
三國一體,便有四位先天宗師,幾近四十萬兵馬,此等實力,已經和寧國持平了。
有這等威懾在,足可讓寧國朝廷,心生忌憚,做出妥協了。
因此在派出使者之後,陸淵便開始安心等待,各國對此的回覆了。
同時也是在等待,寧國那邊開國之後,派來長沙的第一波使者。
關於揚州地區霸權的變革,很快就要拉開序幕了。
舊的體系終將打破,臨海世家的千年王朝,此時便到了吹響滅亡號角的時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