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有著這個意外之財,許多科考失利的人,也衝澹了不少落寞之氣,多了些好心情。
藉著這機會,陸淵又是收割了一波人心氣運。
郡試過後,便是會試,為舉人考進士之試。
考慮到新設兩郡,缺乏高階官員較多,各郡府縣,會有不少部門主事官員的缺口。
因此陸淵考慮之後,決定這次會試,還是錄取百人進士。
時間便定在五天後。
然而還不等會試開始考,來自金陵城那邊的一個緊急訊息,便將陸淵的心給牽了過去。
“武安侯逝世了?”
朝會大殿內,陸淵接見著來自越國朝廷的使者,聽對方說完帶來的訊息後,整個臉上都是震驚。
“是的,大王。”
朝廷使者點了點頭,然後說道:“近些年來,朝廷不幸,地方屢遭喪亂,叛亂逆賊頻起。周邊各國又屢屢不寧,與我交兵。
武安侯自隆慶二十八年領兵出征起,截止今年一月歸朝,已有八年之久。
領兵出征以來,武安侯每日率軍征戰,軍務繁多。長途奔波,辛勞至極。與敵交鋒,勞心費神。
再加上武安侯本就年壽已高,這種種積勞之下,終是撐不住,於回京一月之後,在弘道九年二月二十那天,與京中府邸突然逝世,享年一百四十六歲。
如今朝廷收到武安侯家屬彙報,已開始為武安侯籌辦喪事,日期就定在弘道九年五月二十。
外臣受皇命所託,特來向大王彙報此事,請貴國前來見證參禮。”
死後三月入葬,在當今之世,是屬於一國之君的待遇。
朝廷給武安侯這等規格,足可見對此位軍神的認可和重視了。
不過以武安侯為朝廷立下的赫赫戰功,為國征戰百餘年,本就功勳卓著。
最後臨終前,更是親手幫著朝廷,平定了隆慶以來的叛亂,是如今越國恢復了和平。
有此等哀榮,本就應該。
而陸淵聽使者說完,腦海中卻只餘下一個念頭。
大越的擎天柱,斷了。
是的,就是大越的擎天柱,斷了。
沒了武安侯這位軍神,朝廷對外的威懾力,可以說憑空減了三分。
這對於如今處境艱難,外部危機重重的朝廷而言,無疑是天大噩耗。
這不是擎天柱斷了,是什麼?
陸淵不知道,如今各國好不容易平靜下來的局勢,會不會因為武安侯白夢陽的去世,再起什麼波瀾?
若真如此,那真的就是蒼生之劫了。
各國百姓才沒享受幾月的太平日子,又要迎來戰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