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至除去這些關於聲名、國際地位提升的好處外,單是長沙國內,就有上萬士子這點,也依舊讓人振奮了。
這代表著僅靠長沙國如今的人才儲備,已經足夠這個新生的小王國維持下去,不用有人才貴乏的憂慮了。
看著後輩層出不窮,源源不絕,沒有傳承斷代的危機。
這對於崔長青這種已經是個老人,並且已經把長沙國,當做自己畢生事業奮鬥的人來說,無疑是一個大好訊息。
所以這種種綜合下來,令這位當今長沙國內文官第一人,甚至隱隱是文壇第一人的左相,格外的歡欣鼓舞。
不僅幹活更有力氣了,甚至就連容貌,都彷彿年輕了幾歲,全身都是用不完的活力。
“既然聚攏計程車人如此之多,那我等此次,就更要用心辦好這次科舉了。”
陸淵聽完崔長青的彙報,心情也頗感振奮,此時道:“此次科舉,天下各國、地方各郡,皆心向我長沙國,所以才會殷切趕來。
這些人,皆是一時之俊傑,於地方頗有學識名望,乃地方安穩之基石也。
這樣吧。
前次本王北伐,令不少士子在長沙城中拖延時日,遲遲未能科考。
此是我的不對,需給這些士子一個補償。
今次次恩科之後,不論中舉與否,凡是報名參加計程車子,皆以本王的名義,贈予十兩路費,令他們回家路上能更順風些。
錢雖不多,但也算是我長沙國,是本王的一點心意了。”
十兩銀子,對陸淵來說,確實是真的不多。
此次參加科考的人,也就剛剛兩萬出頭罷了。
這兩萬人,就算每人給十萬兩,也就小小二十萬兩銀子,只是一筆小錢罷了。
要知道年前的婚禮,陸淵可是大筆一揮,就花了四百餘萬兩的銀子。
二十萬兩銀子,真的就是個零頭。
對於如今的陸淵,更是九牛一毛。
如今北伐歸來,陸淵長沙國大軍在西川、漢中兩郡的各類收穫,也漸漸清點出來。
在這兩郡之地,透過各類繳獲,以及變賣當地官府、俘虜的資產,陸淵一共獲得了現銀四千三百餘萬兩。
另還有大量價值極高的珠寶字畫、古玩珍奇等等財貨,正在出售當中。等全都賣出去,預計也能收穫三千餘萬兩。
以上這些收穫,加起來就有七千七百萬兩銀子了。
這許多錢,陸淵撥給了國庫兩千萬兩銀子,作為移民的專項資金,讓朝廷安置多達數百萬人的移民。
而後又留下了五千萬兩銀子,作為軍費開支。
如今陸淵的長沙國內,地方府縣兵、郡兵、中央禁軍、宮廷衛士、都城衛戍兵馬,雜七雜八的人,加起來足有二十四萬之多。
這麼大規模的兵馬,光是一年的純軍餉,就要一千四百四十萬兩銀子。
如果算上一些日常維持開銷,可能開支還要達到一千六百萬兩銀子左右。
五千萬兩銀子,其實也就夠用個三年罷了。
嗯,雖然擁兵二十四萬,聽起來確實讓人熱血澎湃,心情激盪,豪情頓生。
但是養起來,也著實是真費勁啊。
哪怕陸淵此時有著三郡十七府之地,依舊倍感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