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淵在殿內,又獨自思量了片刻,然後讓人喚來了鴻臚寺卿常懷仁。
鴻臚寺在長沙國內,主要權責為主管國內各族事務、對外外交、兇喪之儀幾類事物。大體來講,你可以把它當成長沙國的外交部。
“拜見大王。”
常懷仁得到傳令之後,匆匆抵達了大殿,進門就是行禮。
“起來吧。”
陸淵點了點頭,然後說道:“你是鴻臚寺卿,主管鴻臚寺,此次越國使者前來,所謂何事,你當已知曉。
此次喚你前來,是想讓你安排合適的使者,去往金陵城,弔唁武安侯。”
作為長沙國的外交部,天下各國使者來長沙國,首先就是鴻臚寺負責接待的。
各國使者的來意,禮儀,都將由鴻臚寺先行協調詢問。
故而對於越國使者前來報喪一事,常懷仁是要先陸淵一步知曉的。
因此對於此事,他早有準備,此時聽到詢問,便立刻答道:“回大王,典客署丞李廷敬,敏捷能辯,聰而知禮,足可擔此大任。”
“李廷敬?”
聽到這個人名,陸淵想了想,隱隱有著一些印象。
此人好像是他在邵陽府的時候,在崔長青手下做著禮曹從事之職,是個清平正直的書生,與孫思文關係好像挺不錯的,曾經去孫府喝過酒,跟陸淵有過一面之緣。
當時這人還只是個從九品的小官,沒想到這幾年過去,隨著長沙國建立,也成了自己手下的從六品中層官員了。
有著崔長青和孫思文背書,對此人的能力品行,陸淵自然是信任的。
因此聽到這個推薦後,便點了點頭道:“那邊此人吧。”
安排完了去弔唁的人選,陸淵並沒有讓常懷仁立刻退下,而是繼續道:“這次喚你過來,除了擇選使者弔唁武安侯外,還有一事,我要交代於你。”
常懷仁神情一肅:“請大王吩咐。”
陸淵沉吟道:“武安侯乃越國擎天之柱,其此時崩,無異於天柱倒塌。驟生此變,我怕天下好不容易平靜的局面,會再生變故。
你鴻臚寺負責與天下各國外交之事,各國訊息動向,你那邊應該最為靈通。
所以孤想讓鴻臚寺這邊,這段時間多派出些使者,去各國走動走動,探聽風向。
看看各國得到這訊息後,是否有所異動?
如果有,並且確認該國想要動兵的話,便讓人儘可能的去探聽詳細,傳回國內,好讓我國早做準備。
若是可能的話,能阻止兵戈再起,那便儘可能去阻止。
我長沙國初立,一切百廢待興,此時打不起仗,也不能打仗。”
嗯,以上這些,才是這次陸淵叫來常懷仁,最主要的目的。
常懷仁聽到這些吩咐,也知曉干係國家興亡,便立刻鄭重道:“請大王放心,臣定多遣使者,探聽各國虛實。凡是風吹草動,皆會傳回國來。”
陸淵頜首道:“此事便拜託卿了。”
如此,關於武安侯之死的安排,才總算有了個定論。
……
接下來一段時間,鴻臚寺便忙了起來。
武安侯之死太過重大,極可能牽動雍、青、揚三州再起兵戈,影響波及的範圍實在太廣了。
凡是周邊有可能受此影響的各國,鴻臚寺都要安排使者,或者細作前去監視探查,這工作量很大很大。
哪怕鴻臚寺經過不斷研究探討,最終確定要派去使者的國家,都有七個之多。而其它派去細作的,更是有十三之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