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海派的武者,原本讀書,那是為了修煉武功,是為了打打殺殺。
所以他們的文化素養,針對的是提升心境方面的。
但治國理政,你單單隻有心境,只有文化,這可遠遠不夠。
地方政務該怎麼處理,百姓賦稅該怎麼徵收,百姓冤屈應該怎麼明斷,水利官道該如何修繕,地方治安如何穩定,勞役要如何合理的徵發,地方基層的利益又該如何維持,面對朝廷上官的要求,又該怎麼應付?
等等諸如此類,以上種種,可不是單單一個有文化的武夫,能夠處理得來的。
其實,原本如果南海派,全盤接收了朝廷留下的官員,那是能夠有效組建出,一個有一定效率的新朝庭的。
可原本那些朝廷留下的,有經驗的官員,大半都被南海派遣散了。
如此一來,南海派唯一的捷徑,也就沒了。
而要靠他們這些原本的職業武夫,順利的度過身份的轉變,成為一個合格的朝廷官員,那不知要等到多少年後。
這期間的各種損失,時間浪費,要付出的代價,簡直不知多少。
此時此刻,嚴望秋都有些後悔起,自己當初裁撤那些地方官員了。
更是在心中羨慕起,自己那位盟友陸淵。
此時竟然能夠在短短一月之內,就理清國內政務,同時做到發兵北上。
別的不說,但就這份對國內的控制力,便比他南海國,強上不知多少了。
若是自己也能如此,那該多好啊。
但羨慕之後,他也只能嘆了口氣,回到現實,看著下面臣子道:“算了。你讓兵部發文,讓地方府縣,開始徵調民夫,募足十萬人馬。
那些郡府縣兵,也都抽一半出來,與那些民夫混編。
先湊個十萬人出來,然後讓錢將軍領著,出兵北上,應付朝廷吧。”
以他如今初步梳理的朝廷和地方官府,雖然依舊還有很多不協調之處。
但拉起十萬民夫,也勉強能夠做到了。
只是這樣一來,指望這些民夫有多少戰力,那就做不到了。
下方官員聞言,心中的鬆了口氣,連忙道:“臣遵命。”
說完此事,嚴望秋就想繼續處理政務,但看下面官員還沒走,不由又道:“還有何事?”
那官員連忙道:“還有來自長沙國的國書。長沙國初立,國內官員缺乏過半,國內又無足夠文人士子補充。
因此長沙王遣使而來,想請我國准予,放國內士子去往長沙科舉,補充官員之缺。
此事對方已經催了數次了。
大王先前忙著政務,沒有回覆。
如今人家已經等了近月了,實在不能再拖下去,還請大王決斷。”
“這事啊……”
聽到提醒,嚴望秋也回憶起來,陸淵先前派使,請求自己支援士子的事情了。
當時他正忙著給國內各方分配利益,根本顧不上此事,於是便沒有回覆。
此時處理完了,也確實該給人家一個回覆了。
不然這盟友當的,確實不像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