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此,聯軍便在江北有了三處據點,總算站穩了腳跟。
而周人重整旗鼓之後,也領著剩下二十餘萬兵馬,與聯軍對峙。
雙方每日大小戰不斷,烽火依舊不休。
彼此便這麼耗了下去。
……
正當洞庭郡的江北之地,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。
嶺南,南海國。
由原本皇帝行宮改建的南海王宮內,嚴望秋也在焦頭爛額的,處理著自己那一攤事情。
“大王,朝廷那邊又請人來催促,說江北與周人戰事日趨激烈,每日死傷將士數千,兵馬日趨貴乏,那我等快快發兵,北上增援。”
下方,一個由原本宗門知客長老,轉任而來的新朝禮部侍郎,此時對著嚴望秋訴苦道。
如今已是八月,到了入秋時分,而距離南海國開立,更是過了三月之久。
如此長的時間,或許對於一個剛開國的新國家來說,還只是很短一瞬間,連理清國內政務都做不到。
但對於一場聚集數十萬人的戰役來說,卻已經是相當長的一個時間,了。
一些結束快的戰役,三個月的時間,甚至都已經打完了。
所以哪怕南海國依舊一片亂糟糟的樣子,但來自朝廷的使者,卻是每隔幾天就來一波,從南海立國開始,就一直沒停過。
而聽著這些奏報,嚴望秋有些預兆的說道:“孤不是說過了嗎?讓你回覆朝廷,南海國新立,如今國內百官都還沒安排妥當。
就連大軍,也只有原本的郡府縣兵。
這些人加起來,不過堪堪過萬,我哪給他們湊十萬大軍?”
下方那臣子道:“臣說了,可朝廷使者說,長沙國比我等晚立國兩個月。此時卻已湊出了十萬兵,甚至已經率兵北上渡河,和周人交戰了。
長沙國能做到,我等為何又做不到?
故而朝廷使者,只一口咬定,說我等這是在拖延,故意不肯發兵。
甚至還威脅說,若我國還不肯發兵,那便是違諾。
到時朝廷敕命,便做不得數。已經封出來的南海國,也要收回去。
讓我國三思。”
“他敢!”
嚴望秋聽到這話,頓時暴怒,但怒過之後,便就是一陣頹喪。
立國三月,在度過了剛開始那陣興奮勁後,這位老宗師也終於感受到,身為一國之主,日理萬機的苦惱了。
國內各方的利益分配,地方官職的安排,中央機構的組建,這一樁樁,一項項,簡直像處理不完一樣,把這個原本的大派宗主,弄得焦頭爛額。
等好不容易,把國內百官補齊,地方官府組建好了,該如何運轉國內政務,把南海國這個機器運轉起來,又是一個大難題。
雖然此世武者,想要修煉到高深境界,捨不得讀書識字,研讀佛道經典,修身養性。
單論文化素養,凡二流以上武者,都是不差的,甚至能比得上普通的秀才。
而若是到了一流武者,那更是比那些舉人進士,也不見得差到哪去。
可文化素養是一回事,處理政務,又是另一回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