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兩國更是允諾,會大力支援錢糧、幫助陸淵維持國中,用以抵禦北方周國和越國的威脅。
如今陸淵國中缺少官員,再發文過去,請求幫助,這二人大機率是不會拒絕的。
孫思文聽到陸淵的折中辦法,微微愣了愣,隨後點頭笑道:“若是求助南海、寧海二國,當無問題了。”
旁邊崔長青也是莞爾一笑,打趣道:“曾聽聞南海、寧海二國初立,原先南海派、九川劍派的那些江湖武人,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,紛紛搶佔兩國要職。
不僅佔據了大半朝中官位,便連地方官府,也被安插親信,根植黨羽。
據傳,此二國立國才不過半月,原本兩郡的地方官員,就有過半被遣散逼走。
如今兩國國內,無數文人士子,都對此大失所望。
若大王發出求賢之令,此二國士子聞之,必歡欣鼓舞,不避千里之遠,往來投之。”
孫思文與崔長青之所以如此發笑,主要還是南海派與九川劍派這段時間做的事情,是在太過亂來,吃相難看了。
不同於陸淵一窮二白,一把手建立如今基業,沒有太多牽鉗制。
南海派與九川劍派建立,都超過了千年。
這麼長久時間下來,兩派弟子都已過萬,其中利益糾葛,不知分出了多少派系。
如今兩派化派為國,嚴望秋與蘇玄歌吃下了最大好處,成為了王室。
那他們底下的那些長老弟子們,甚至門派附庸們,是不是要給出足夠利益好處,用來安撫?
不然原本屬於大家的門派,突然變成只屬於你們兩人的國家,好處總不能全讓你們佔了不是?
真這樣,還有誰願意,跟著蘇玄歌和嚴望秋做事?
於是出於這方面考慮,嚴望秋與蘇玄歌,不得不將國中大半官職拿出來,作為利益蛋糕,分給自己手下的那些人。
但南海郡與鬱林郡就這麼大,都不過十府百縣,就算如今建國了,多一箇中央朝廷,又能有多少位置分給手下人?
他們每人手底下,可都有千百人眼巴巴看著,等著撈個官位呢。
於是為了湊出這麼多官位,嚴望秋與蘇玄歌不得不選擇,將原本的地方官員裁撤開除,空出大半位置來,用來安置手底下的親信。
而這種行為,他們還美名其曰,清理朝廷影響,與天下萬民分利。
至於萬民是誰?
那自然是他們的門親故舊,親朋好友了。
這麼一種行為,自然噁心壞了兩郡地方文人。
原本南海、寧海開國,兩郡地方士子也並不怎麼抗拒,甚至隱隱有些期待。
畢竟兩國建立之後,外國的世子,自然就無法來他們本郡做官。那麼兩國選拔官員,自然也就只能選擇本國的人了。
而上面孫思文已經提到過。
原本地方上,一半的官員都是由臨海、豫章兩郡計程車子佔據的。
如今這一半的名額空出來了,他們本國計程車子,自然就可以去爭奪了。
這種大好事情,對於那些當地文人,自然歡欣鼓舞。
可如今嚴望秋與蘇玄歌一方操作,不僅把那空出來的近半名額佔了,還把他們原本剩下的一半,也給佔了不少。
自己原本期盼的建國好處沒了,反倒自己的利益受損了。
你說說,兩郡地方的文人士子,能開心就有鬼了。
怕是文壇之中,那些文人士子私底下,對於兩國都怨聲載道,暗罵暴君了。
也正是在這種輿論風潮之下,南海、寧海二國的一系列作為,迅速的傳遍天下各郡,已為世人所知。
而孫思文與崔長青作為傳統文人,自然對兩國這種武夫作派,大為看不過眼。
此時見陸淵提到,便忍不住譏諷幾句。
譏諷的同時,兩人也不由慶幸,自己遇到的是陸淵這位國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