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現在修的五雷書,五行俱有,沒有哪一行,是單獨突出的。
但現在正在籌備當中,正準備修煉的太平道書,這卻是有五行的。
而且五行氣運之說,我之所以顧慮重重,也是擔憂太平道書的修行問題,怕影響到未來修煉。
既然這樣,那乾脆選和太平道書同一屬性的五行,不就好了。’
陸淵這般越想,心中越是激動,只覺得整個人豁然開朗。
是的,太平道書是有五行屬性的。
太平道書,又名黃天道書,黃天之法,此為一本土行功法。
修行此書,大成之後,可凝聚出太平黃天,作為成就真人之法。
以上內容,是太平道書之中,關於此書後續境界的一些描述。
當然,也僅僅只是描述而已。
當初丹鼎道得到太平道書時,這本從上古太平教遺址中發掘出來的仙法,就已經殘缺不全了。
現如今陸淵手中的太平道書諸多內容,都還是丹鼎道歷代推演修補所得,至今也才完善到了五氣朝元的修行境界。
至於五氣朝元更上的三花聚頂,成就真人之法,也就只有殘缺道書的一些描述了。
畢竟丹鼎道歷代道主,除了剛開派時的那前兩三位,修成了真人外。後面歷代道主,也不過是在五氣朝元這個大境界打轉。
他們自己都沒到那個境界,如何能推演修補出,真人之境的功法。
不過就算沒有後續功法,如今的太平道書,對陸淵來說,也差不多夠用了。
而且說句現實的。
如果他真能修完整本太平道書,那麼以五氣朝元圓滿的境界,就已經足夠鎮壓如今衰落到不像樣的九州十域了。
甚至都不用五氣朝元,達成三氣小圓滿,都足夠了。
以這本功法,作為陸淵日後所立王朝的五行之德,鎮壓一國之氣運,已經綽綽有餘了。
‘而且除了功法之外,我這具身體的生辰八字,也屬五行之土,這又更契合了一分。’
陸淵想到此處,心中已經有了決定。
不管別的了,就土德了。
此念生出,他便看著眼前崔長青和孫思文道:“我自幼為山中獵戶,後幸得在山中得一仙人遺寶,從而開啟靈竅,讀書練武,終有今日之成就。
當初得仙人遺寶時,那仙人所留道書中,自號黃天道人。
黃者,土也。
恰巧我之生辰,也屬土行。
這豈非天意?
故而本王決定,新國五行,便以德為準,不再討論。”
陸淵把當初講過的,山中遇仙人的說辭,再度修飾一遍,換了個面目,又跟眼前兩位重臣說了出來。
以五行相性定土德?
崔長青與孫思文聽到陸淵的說法,下意識的就皺了皺眉頭。
對於自家大王選擇四種確定五行的辦法中,最最下乘的一種,不由微感憂。
而且黃天仙人?
對這個從未聽聞過,也沒聽自家大王說過的仙人,兩人根本不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