怕是隻有自己得朝廷正式冊封,名正言順的割據一郡,開國建邦,才能讓那些地方士子豪強,真正的認清現實。
知道風向變了,世道不再是以前了。
大越朝廷,真的已經衰落,無法再控制地方了。
而只有等到那時,洞庭郡內計程車子豪強,估計才會真正的放下對朝廷的幻想,期望真正的朝著陸淵靠攏,徹底歸心。
也只有到那時,他才算真正的站穩了腳跟。
“而眼下,再等等吧。”
陸淵給邵陽府那邊送來的奏文進行批示,讓當地不必管人數多少,依舊進行選官考試。
不過考試的嚴格程度,可以再保證合格線的程度上,稍稍放寬。
如今在這種時候,還能來投靠他的秀才,要麼就是心向自己之輩,要麼就是想要搏富貴之人。
以上不管是哪一種,為了千金買馬骨,為了做出示範作用,陸淵都要給出好處,用以收買人心。
當然。
就算收買人心,但他也不是誰都要的。
所以考試難度雖然放低了,但最基礎的水準,還是要保證的。
不然選個無能之輩過來,連官都做不好,那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?
如此,弘道七年四月三十的選官試,便在這種虎頭蛇尾的氛圍中,悄然落幕。
而陸淵這邊,在忙著收攏人心。
嚴望秋與蘇玄歌二人,也沒閒下來,而是按照先前約定,各自返回了建安郡與南海郡,籌備著舉兵事宜。
三人已經約好。
若是等待一個月後,陸淵這邊沒收到朝廷的滿意答覆,那便立刻飛馬通傳兩人。
他們兩個會各自在南海郡與建安郡起兵,然後按照先前的戰略,分別向北向南,與朝廷決戰。
他們那邊,先前就已經準備了數月,此時可謂積蓄已久,起兵並不是什麼難事。
朝廷要是真的頭鐵,那麼到時,定能給對方一個好看。
只是三人內心中,卻還是希望,最好不要走到那一步。
畢竟他們都是江南之人,對於周人這些北虜,終究走不到一塊去。
而且若是最後沒了朝廷這塊牌子擋著,縱然陸淵他們能被周國一時懷柔,允許封國建邦。
但等周國消化了江南之地,怕是周人下一個目標,便就是他們所立三國了。
到那時陸淵幾人要面對的,可就是一個經過強化,實力遠勝越國的周國了。
那一幕,是誰都不想看過的。
只望,朝廷別真逼他們,走到那一步吧。
洞庭、南海、建安三郡內,各自分處千里外的三個盟友,忙碌之餘,偶爾望著天地山河,心中忍不住作此想。
而後,便是煎熬的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