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先前的政治考慮,南三府那邊,雖然已經平定一年了,但時至如今,依舊缺乏大量的底層官員。
武陵府那邊,更是還在維持軍管,地方沒有官府管理。
而剛剛接管的衡陽、長沙、岳陽三府,在陸淵擺明旗幟,和朝廷對著幹後,也有大量官員選擇掛印而逃,不肯給他做官。
如此一來,這又多出了數百官員的缺額。
陸淵控制的整個洞庭郡江南九府,在這一連串的事件下,官員缺額竟達千人之數。
也算是喪心病狂了。
而如果他日後真的開國建制,那麼哪怕建立起一個一郡小國的朝廷,這也最少需要三五百中央官員。
這些缺額一出,對於官員的缺乏就更多了。
到了如今,進行科舉考試,選拔合格官員,已經是陸淵不得不做的地步了。
這已經是成了一種必須。
只要他想維持在洞庭郡的統治,想要開國建制,那就必須要有這麼多的官員來支撐。
關於這一點,孫思文這近半年來,已經接連好幾次上書寫信,催促陸淵快點進行此事,不能再拖延下去了。
所以如今和朝廷攤牌後,陸淵也不在遮掩偽裝,立刻發起了選官令,宣佈各地府縣,凡是秀才以上功名者,都可前往邵陽府城,參與這次選官之試。
而凡是考中者,都將以徵南將軍的名義,授予舉人功名,並且分派官位。
可以說,這就是赤裸裸的收買人心了。
只是無奈的是,儘管陸淵這邊,在精力收買人心。
但洞庭境內的各地士子,對於他這個反叛朝廷的徵南將軍,卻是顧慮重重。
畢竟這些底層的文人士子,他們可不知道陸淵有著南海派和九川劍派兩個盟友,而這兩個盟友又有何等能量?
他們只能看到,朝廷十萬的西征大軍,已經停在了豫章郡潯陽府,眼看著馬上就要進入洞庭郡了。
而陸淵這邊,雖然兵馬也眾,但到底只有一郡之力。
以這點實力,對抗朝廷十數萬大軍,對抗整個大越天下,怎麼看都感覺不樂觀。
甚至不少人都在暗自嘲笑唾罵,認為這個徵南將軍是自尋死路,竟然在這個時候反抗朝廷。
果然是武夫殺胚,滿眼只看利益,鼠目寸光的傢伙。
當下的洞庭郡地方,在那些文人士子眼中,陸淵的風評基本就是如此了。
當然,在經營已久的邵陽府,那邊雖然也對他反抗朝廷,有著擔憂困惑。
但這個地方的文人士子,不少已經與陸淵進行了利益繫結,而且此地受他庇護已久,也算廣佈恩澤了。
故此這一地方,陸淵在文人間的風評還算可以。
可就算如此,面對他發出的選官試令,邵陽府依舊沒幾個人參與。
在那些文人士子間,大越朝廷的聲望,其實依舊堅挺。
畢竟朝廷養士數百載,金陵正統的名義,對於文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。
所以等到最後,陸淵接到彙報統計,這一個月來,前往邵陽府報名考試的秀才,竟然只有區區百餘人後,心中也是無奈了。
不過藉由此事,倒也讓他看清了,大越立國兩百餘載,到底還有不少恩澤遺留。
如今逼迫朝廷妥協,確實頗有用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