陸淵點了點頭,然後又搖了搖頭:“確實如此。不過我的意願,不只是想讓你做陽山知府,我還想讓你幫著我,監管著九疑、零陵二府,做這南三府郡守。”
“南三府郡守!”
孫思文聽到這詞,頓時吃了一驚,人都站了起來,看著自己好友,連忙勸戒道:“陸兄,我知你素有大志。
但郡守向有朝廷任命,乃封疆大吏,論其品級,比平西將軍還高,怎可由地方任命?
而且以我之職,又有何權力,可監管九疑、零陵二府。
我做這陽山知府就可以了。
另外兩府,陸兄還是安排賢人,出任知府吧。”
面對這近乎於造反的安排,孫思文心中是真的有些怕了。
一是出於自身公義,他不想背叛朝廷。二是不想看到好友走向極端,成為叛賊。
不然到時夾在好友與朝廷中間,他真的不知該怎麼選,到時就裡外不是人了。
“孫兄,且稍安勿躁。”陸淵看著孫思文一臉驚惶模樣,不由輕笑一聲,然後道:“我何時說過要反了?”
孫思文聽到這話,稍稍安心,定了定心神,道:“陸兄不反,那為何如此說?”
陸淵失笑道:“你以前聽我說,我與朝廷,已有約定……”
當下,他便把朝廷的十大宗師計劃,還有封國計劃,與自己好友說了出來。
當然,關於封國之地的部分,陸淵做了些許修改。
從原本已經確定的九真郡之地,自然而然地換為了洞庭郡。甚至原本封國的半郡之地,也被他說成了半郡起步,一郡封頂。
至於這些與朝廷規劃相悖的條件,朝廷會不會認下?
現在實力正飛速膨脹的陸淵,覺得如今實力越發虛弱的朝廷,應當是不會和自己鬧不愉快,最終是會同意的。
至於到最後還是想不開,不同意怎麼辦?
那自然是各憑手段了。
反正,洞庭郡這地方,陸某人是不走了。
我等武夫,向來以實力說話。大不了一戰,看誰能贏得了誰。
“所以,我具有半郡之地,能裂土封國,這已是朝廷同意了的。”
陸淵神色如常,語氣澹澹的說著:“如今讓孫兄你監管三府,也不過是先試著搭起中樞框架,好為日後封國做準備罷了。”
而孫思文聽完這等隱秘,整個人都呆了。
作為傳統儒生,他萬萬沒想到,朝廷為了延續國祚,鎮壓叛逆,外御賊虜。
竟然會做出這等喪權辱國,割地自保的事情。
裂土封疆。
若真按好友這麼說,那朝廷豈不是最少也要分出兩三個郡去多一點,甚至要割出四郡。
沒了這數郡之地,那大越還是大越嗎?
心中這般茫然,孫思文看著陸淵,嗓子有些乾澀的問道:“陸兄,你所說這些,是……真的?”
陸淵理所當然的點頭:“這個自然。不然你以為白鳳寺的濟慧聖僧,為何願意出任國師?南海派的嚴老宗師,都年過一百四十歲了,為何還要出來給朝廷拼殺?
他們兩位可都是門徒數萬,盤踞一郡的江湖大豪。
論起身份地位,不見得比一郡之守,差哪去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