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於剩下的戰士們,退而求其次,再選上一批來,還是交給魏和尚,組成新三團的尖刀連,作為新三團明面上的王牌兒,與段鵬帶領的突擊隊,一明一暗,協同作戰。
真到了險要的時候,這樣的佈置必然可以予以敵人猝不及防的致命一擊。
另外,和段鵬交代過突擊隊的事情之後,韓烽忽然意識到另外一個問題,特種作戰雖然強悍,但是對於戰局的總體改變並不是很大,特別是僅有新三團這一家的時候。
這種底牌自然沒必要私藏,韓烽覺得自己有必要讓總部瞭解特種作戰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了。
他翻開自己團部的抽屜,裡邊是他親筆寫的三本手冊,陸陸續續大約花了半年的時間,這才將自己還記得的一切整理成冊子,一直壓在所有檔案的最下方,這段時間也沒有在意。
現在才想起來把它們翻出來,第一本冊子《論特種作戰與軍團作戰之必要性》,第二本《特種部隊訓練手冊》,第三本《特種作戰之大兵團配合作戰》。
這三本冊子韓烽前前後後修改了不下十次,算是傾盡平生在特種理論作戰方面所學與實際經驗的總結,又加上一些個人的見解,這才匯聚成冊。
最初的時候韓烽並沒有準備將這冊子公之於眾,因為他很清楚,一門新的作戰理論的提出,若是沒有實戰作為證明,不但難以得到認可,甚至是背道而馳。
那本《特種部隊訓練手冊》倒是給了老團長李雲龍一本,後來李雲龍還根據這本冊子組建了獨立團的第一支突擊隊。
現在根據地已經趨於穩定,形勢也逐漸明朗,韓烽覺得這三本冊子有必要上交給總部了。
“老徐,這三本冊子是我根據個人的心得總結寫成的,你幫我看一看,若是覺得還有價值的話,就幫我把這三本冊子交給總部。”
再見到徐梓琳的時候,韓烽將這三本已經謄完稿的冊子交給了徐梓琳。
徐梓琳的手上也是有一本《論特種作戰于軍團作戰之必要性》的手稿的,當時初讀這篇文章的時候,她便覺得驚奇,老韓這是開闢了先河,新創了作戰之法呀!
古有《孫子兵法》、《六韜》、《三略》,一時之間集中華兵法於大成,而今,紅軍建立以來,再到八路軍和新四軍,主席游擊戰橫空而出,衍生出一系列戰法,地道戰、麻雀戰、地雷戰等,打得日軍侵略者是暈頭轉向,不知所措,一時之間主席名聲大震,雖然從未親自躍馬橫刀,軍事理論之高度,縱觀三軍,卻無人能出其右。
現在韓烽竟是提出特種作戰理論,徐梓琳可不是見識鄙陋之人,當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將三本冊子通讀了一遍之後,她心中的震撼難以平息。
遠的不說,三本冊子讀完,特種作戰部隊這幾個字眼已經深深地鐫刻在她的心底,她甚至在想,如果自己是一支隊伍的軍事主官,看完這三本冊子,肯定會迫不及待地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特種作戰部隊的。
這種新型作戰之法,又是基於實際戰鬥經驗之上,山本特工隊差點直取總部的血的教訓歷歷在目,韓瘋子的同志憑藉著一支突擊隊不斷逆襲成為傳奇,與日軍21旅團作戰的時候,這支突擊隊更是深入敵軍腹地,直接打掉了21旅團的指揮部,繼而取得了以少勝多的懸殊戰役的勝利。
有鐵的事實擺在眼前,沒有人可以否定特種作戰小隊的強悍。
如今再加上這三本冊子,想必一場軍事上的軒然大波,很快就會席捲八方而去。
若是按照韓烽所想,特種作戰小隊一旦可以實踐運用於八路軍各個部隊,對於八路軍整體戰鬥力的提升,可不只是一星半點。
意識到問題重要性的徐梓琳不敢耽擱,當即把三本冊子收好,便在幾名戰士的護送下,帶著冊子親自往司令部趕去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