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綏軍227團的劉參謀上門討債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,生活似乎又重新回到了正軌,新三團戰士們在駐地區域,繼續秉承著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的舊俗,將三座村莊周圍上百畝的荒地變成了一片綠。
軍事訓練當然也沒有荒廢,農作物一旦種植完成之後,戰士們空閒起來,便以連排為單位,區域性展開軍事訓練。
突擊隊隊長兼任新兵連連長段鵬去團部報道的時候,韓烽和段鵬談論起擴大突擊隊規模的問題。
韓烽的意思非常明確,“特種作戰雖然走的是精兵路線,但是突擊隊的人數始終是太少了,再加上老副班長他們的犧牲……”
提到當年在新一團三班的副班長徐豐收,韓烽一時語塞。
人都說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,回首往昔的時候,過往的歲月彷彿就在昨日一般,腦海裡的一切還記憶猶新,卻已物是人非。
新一團。
老三班。
老炊事班。
這一幕幕在腦海裡浮現,又很快隨風遠去,韓烽收起感慨,生活就是這樣,無論你多麼沉迷於過往,時間總會推著你前行,活著的人還得繼續腳步,永不停歇,直到生命靜止。
“最近在團裡物色的怎麼樣了?”
“唉,團長,俺現在在才知道您那句話說的有多麼正確,出色的突擊隊隊員果然不是鍛煉出來的,而是天生的。
這段時間俺把隊伍裡的新兵蛋子們上上下下摸了個遍,為了篩選出天賦優秀的隊員,俺還專門兒對他們進行了考核。
結果您猜怎麼樣,咱們全團現在有上萬人,篩選了幾遍下來,就只有20個戰士俺瞅著不錯。”
韓烽對此並無意外,“咱們的新兵隊伍裡青壯本來也不是很多,大多也都是農民出身,有些還是地方同志,篩選不出來天賦出色的戰士,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對了,狙擊組組建的事情怎麼樣了?”
段鵬道:“團長,目前發現了三個人選,再加上大膽兒,狙擊組預計有四位成員。”
“那三人怎麼樣?”
“都是神槍手,俺親自見過他們的槍法,不加格外特訓,100步之外擊中一頂頭盔沒有一點問題。”
韓烽點了點頭,“對於特種作戰來說,狙擊手是非常重要的位置,寧缺毋濫,一旦確定人選之後,段鵬,訓練的事情你上上心,必須要把新入隊員們全方面的特種作戰能力挖掘出來,你要隨時做好明天就可能進行戰鬥的準備。”
“是!”段鵬應道。
段鵬離開之後,韓烽就在琢磨突擊隊的事情,現在有一批新鮮血液的加入,突擊隊的人數有四十多人。
作為新三團的隱藏王牌,兵力倒也夠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