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回稟王爺,臣……”
“用不著那麼客氣,我小時候很喜歡詩書禮儀,現在卻覺得那些實在是太過無趣,人生苦短,及時享樂!”
這話如果是別的皇子說的,多半是在韜光養晦,如果是朱檀說的,那就是真情流露,他真的是這麼想的。
朱檀平生最大的願望,就是在老爹和老哥的庇護下,做個燈紅酒綠、倚紅偎翠、奢侈享樂、混吃等死、健健康康活到一百歲的逍遙快活的王爺。
皇位?
那個每天批閱三百份奏摺,處理四百件國事,吃飯都沒時間的位置?
這玩意兒有什麼快活?
龍椅有本王的暖榻舒服麼?
吃飯能隨心所欲的胡吃海喝麼?
晚上能與諸多妃嬪暢享歡樂麼?
為了完成逍遙快活的偉大目標,朱檀希望朱元璋朱標全都長命百歲。
老爹活著,他就是王爺。
萬一哪天觸怒到老爹,還有大哥朱標兜底,至少不會被老爹打死!
不愧是博學多才的魯王,考慮問題的方式,真的是足夠細緻,朱檀不僅是這麼做的,還不怕被老爹知道。
事實上,朱元璋真的知道。
然後就有了以下辯解:
我盼望老爹長壽,有什麼錯?
我盼望大哥長壽,難道不對麼?
我一不爭太子,二不搶皇位,三不欺壓良善,四不結黨營私,五不用巫蠱陷害兄弟,花的錢是商隊賺的。
我盼望父母健康長壽,盼望兄弟團結友愛,盼望大明長盛不衰,自古以來的皇子皇親,有幾個比我更好?
老爹你說說,我是不是好兒子?
你問問大哥,我是不是好弟弟?
我都這麼好了,你為何要教訓我?
據說老朱宣召朱檀進宮的時候,腰帶都舉起來了,聽到朱檀的辯解,竟然沒能打下去,只能灰溜溜繫上。
實話實說,朱檀的邏輯,只能用無懈可擊來形容,老朱咬牙切齒,最終也只能把他送到太醫院,讓太醫祛除他體內的丹毒,免得他把自己毒死。
朱檀這種性格,當皇帝,肯定是昏庸無能禍國殃民,當王爺,或許會傳為一時佳話,留下博學多才之名。
對於這個兒子,老朱也沒辦法!
說句不好聽的,整個大明,沒人比朱檀更盼望父母長壽、大哥健康。
朱元璋被朱檀的邏輯擊敗,忿怒的發動了放逐,朱檀興高采烈出門,準備去找尋蜃樓,還想去財神島玩玩。
朱橚則是無可奈何。
開疆擴土,需要有重臣壓陣,唐順之有些不夠,最好能派出皇子。
太子處理瓦剌之事,二皇子和三皇子拼個兩敗俱傷,四皇子駐守邊疆,算來算去,只有朱橚這個五皇子。
朱橚雖然不擅長打仗,但性格相對比較沉穩,他那幾位弟弟,相對而言比較張狂,很容易惹出意外事故。
老朱家的子孫,真是人才輩出。
什麼樣的奇葩都有!
不僅奇葩,而且猴精猴精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