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殺啊!殺!”
“把他們全都趕出去!”
“曲仙洲,你幫助漢人,死後必然墮入萬毒潭,永世不得超生!”
“黑苗聖女!你算什麼聖女?你竟然幫助漢人,伱是最大的叛徒!”
“別殺我,別殺我,我投降,我願意投降大明,我願意……啊!”
“給我個機會吧,大將軍,我真的知道錯了,您饒我一條狗命吧!”
勢如破竹,攻無不克。
不知不覺間,已然攻擊到了苗疆三十六峒的飛獅峒,峒主名叫龍猛。
不等宣佈進攻,對面走來一人。
準確的說,不是走,而是跳。
龍猛用麻繩把自己綁成粽子,背上揹著長長的荊棘,一步一跳,在千軍萬馬注視下,兔子般跳到沐英身前。
“將軍用兵如神,武功蓋世,小人不識好歹,冒犯天顏,罪該萬死,請將軍重重鞭笞,小人甘心受罰。”
僅從他文縐縐的話,便知道這是經受過漢文化的峒主,這種人物,在耍心眼方面,往往比別的峒主更強。
負荊請罪。
雖然很是古典,但古典的好處,就是能夠適應許多特殊的情況,能夠讓滴血的鋼刀,不著痕跡的收回去。
況且這不僅是負荊請罪,還用了先秦時期的典故,《過秦論》有言:
南取百越之地,以為桂林、象郡,百越之君,俯首繫頸,委命下吏!
龍猛在兩軍陣前,俯首繫頸,負荊請罪,丟盡了臉,擺足了誠意,如果不接受投降,總顯得有些過意不去。
所以沐英按照古典模式,親自解開龍猛的束縛,然後解衣衣之,再親自為龍猛斟酒,表達對龍猛的歡迎。
龍猛感激涕零,兩人相見恨晚。
風四娘忍不住吐槽道:“看來你說的一點都沒錯,這位龍猛峒主,就是沐將軍的臥底,真是好一齣大戲。”
這話自然不能當面說出來,風四娘用的是傳音入密,沈煉不置可否。
還是那句話,沐英看似粗豪,實則才智高卓,生具李元霸的身子,卻有徐茂公的腦子,心頭有八百個心眼。
聽了他的胡言,信了他的鬼話,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。
當年逐鹿中原的時候,靠著這副憨憨的模樣,陰死不知多少高手,很多身經百戰的猛將,被沐英輕鬆錘殺。
——誰特麼能想到,八百斤的擂鼓甕金錘,能特麼當做暗器使用啊!
兩軍陣前,比武鬥將,別人都用什麼回馬槍、拖刀計、撒手鐧,沐英直接把米缸大小的錘子,當做成飛錘。
比他更陰險的只有常茂。
手持禹王神槊,擺出要大戰三百回合的架勢,反手就掏暗器,背後射出龜背五爪金龍抓,抓人無往而不利。
只能說這麼多年過去,沐英已經名震天下,某些不那麼光彩的戰績,被人下意識的忽略,或者主動為這位聲名赫赫的大將軍,找尋各種奇葩藉口。
這叫名聲光環,非常的珍貴!
和別人解釋並非如此,哪怕沐英親自去解釋,某些人也是不會信的。
這麼英明神武的將軍,怎麼可能撒石灰粉、下蒙汗藥、掏火銃子呢?
投降當然不是負荊請罪即可,那只是場面文章,還需要實際的付出。
比如,派出青壯苗兵幫忙作戰!
沐大將軍有言在先,苗人打下來的地盤他們自己做主,可以把兩三家苗寨併成大型苗寨,只不過部落首領要接受朝廷的敕封,變為有官爵的土司。
龍猛雖然是降將,但沐大將軍的話不能違背,所以龍猛打下三座苗寨,這三座苗寨,從此便都歸屬於龍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