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與人交流的時候,最重要的除了堅守自己的本心,還需要了解,對方的本心是什麼?對方的需求是什麼?
不要把你的思維方式,帶入到與你交流的人,對待異族,你要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、習俗信仰、文化體系。
有可能伱覺得,詩詞歌賦是最美的東西,他們覺得鹽巴更加美好。
有可能你覺得,他們需要某些奇特的象徵,實際上他們只想要錢。
某些你覺得離經叛道,甚至難以理解的事情,可能只是他們的習慣。
我聽說過某個喜歡探險的部族,最大的祝福是‘死的越遠越好’,如果他對你說這句祝福,你什麼感覺?
我做了這麼多年禮部尚書,見識過無數異族使節團,得到的最大、最重要的道理,就是要尊重他人文化。
不要把你的常識、你的文化,當做是對方的常識、對方的文化。
這樣很可能會出現問題!
這種問題應該掐滅在萌芽!
這是作為使節應該有的準備!
沒做到,說明你不是合格的使節!
當你真正的瞭解他們,並且在自身底線內提供他們需要的東西,那麼你就會發現,很多事情會非常簡單。”
李尋歡站在苗寨外面,腦海中回憶著出發之前,父親的諄諄教誨。
他已經走了三十九家苗寨,對父親教導的知識,有了更多的理解。
理論上來說,這次使節之行,並不是那麼的順利,至少在拜訪這三十九家苗寨之前,倚仗的全都是武力。
沐英鎮守滇南的大軍,是李尋歡背後最大的依靠,這個道理沒錯,但不能萬事皆動武,對外需要恩威並施。
先前沐英大發雷霆,血腥屠戮,展示了大明的威嚴,表示大明軍隊的戰力沒有衰弱,反而變得越來越強。
沐英展示武力,李尋歡展示懷柔。
對於他這個年輕官吏而言,即便有老爹的教導,也很難把握“度”。
這需要沉穩的內心,豐富的知識,敏捷的應變,充足的歷練,是數十年的經驗積累,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。
好在,他是李尋歡。
李尋歡是天才。
二十多歲就能高中探花的天才。
他看過家中的藏書,看過沐英蒐集到的資料,腦中預想過無數種情況。
他擅長的武器是飛刀,而且把飛刀這種武器,提升到絕世無雙的境地。
小李飛刀不是一天就能練成的。
“例不虛發”這四個字,需要付出多少汗水,多少辛勞,多少信念,唯有親身經歷者,才能有深刻領悟。
李尋歡的手很穩,手不穩無法發射絕世無雙的飛刀,他的性格更穩,如果內心不夠穩,手怎麼可能穩呢?
李尋歡的反應很靈敏,射出飛刀的機會只有一個,如果不能把握住,要麼無法出手,要麼不再例不虛發。
飛刀只能出手一次。
要麼敵人躺下,要麼自己躺下。
所以李尋歡內心很穩,反應很快,目光很準,出手便能拿捏要害。
走過的苗寨多一座,李尋歡的信心便提升一層,原本的那些忐忑,早就隨著一次次成功,徹底煙消雲散。
複述父親的叮囑,不是因為擔心出現問題,而是他一以貫之的謹慎。
這座苗寨非常龐大,不僅大,而且苗疆某位絕頂高手,便出身於此。
曲仙洲!
這個名字似乎不是很有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