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8網路小說 > 靈異小說 > 逆水行周 > 第六百三十八章 回不去了

第六百三十八章 回不去了 (第2/3頁)

當棉麻收穫季節到來,就是紡織工場全力開工的時候,巨大的用工需求,以及豐厚的工資待遇(相對),如同磁鐵一般,不停吸引大量外地百姓到紡織工場所在的城池、商埠定居。

各地紡織工場生產的棉布、麻布供不應求,經由火輪船、火車運往各地,甚至運抵海港,裝船銷往海外,蓬勃發展的紡織業,為各地紡織場主和織造司帶來豐厚利潤,也為朝廷帶來豐厚的收入。

林有地以面前這臺紡織機舉例,說明紡織業給國家帶來的影響。

這樣一臺紡紗機,價格可不便宜,除此之外,日常維護費用也不低,但訂單依舊紛至沓來,原因就在於這種機器是搖錢樹。

只要有充足的原料,只要蒸汽機的煤不斷,這臺機器就能一直紡紗,對於工場主來說,投一文錢到這臺機器裡,機器會吐出至少三、四文錢出來。

前提是產品賣得出去。

但這個問題沒人在意,因為旺盛的市場需求,讓紡織工場不愁自家產品的銷路。

是興旺的國內外貿易刺激了紡織行業的發展,其中,宛若無底洞的海外市場,讓所有紡織工場主為之瘋狂。

同樣質量的一匹布,銷往海外所得利潤,至少是銷往國內所得利潤的一倍以上。

所以,周國的紡織行業靠海外市場賺錢,然後補貼國內市場,即讓工場主賺到錢,也讓國內百姓得實惠(低價買好布)。

興旺的海貿,撐起了中原紡織業如今的規模,試問,朝廷能禁海麼?

在場的代表們默默搖頭,徐文遠亦是其中之一。

林有地繼續說下去。

周國的海貿,不僅對外銷售茶葉、瓷器、絲綢、生絲,還銷售大量手工業、工業製品,這些手工業、工業製品,需要大量的工場、作坊進行生產。

所以,這些工場、作坊需要僱傭大量勞動力,又要獲取大量原材料。

由此養活了一大批人,紡織業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但是,光有產品還不行,還得有低成本的交通運輸方式,才能確保產品的運輸、銷售,那麼,由貿易帶動的貨運需求越來越旺盛,火輪船和火車運輸才有了用武之地。

火輪船和火車,想要動起來就得燒煤,燒煤就是燒錢,成本擺在那裡,而要維持龐大的蒸汽動力交通運輸網(水、陸),前提是有大量的貨物需要運輸。

只有這樣,火輪船和火車跑起來才不會虧本,才能夠實現盈利,才能長期運營。

朝廷當然需要火輪船和火車,但是,僅靠官員往來、軍隊調動,以及糧草的國事運輸,根本就撐不起這麼大的蒸汽動力交通運輸網。

考慮到與會人員對於新行業的瞭解極其有限,林有地舉了個例子:電報。

長安和嶺南廣州番禹已經通了電報,番禹發生了什麼事,長安這邊當天就能知道,所以,電報無愧於鎮國神器之名。

但是,架設電報線路需要很多錢,維持這條電報線路則需要更多錢。

若一條電報線路的架設費用是一萬貫,那麼這條電報線路每年的維護費用,累計三年就抵得上造價。

也就是說,光靠朝廷的公務往來需求,根本就養不活長安到番禹的這條電報線路,於是,朝廷只能每年掏錢維持,等同於每三年就重新拉一條長安到番禹的電報線。

很明顯,財政撐不起這麼大的開支,所以,即便電報對於朝廷來說十分重要,卻沒有錢來維持。

那麼,為何如今電報線路通往四面八方,而朝廷財政沒有破產呢?

道理很簡單,民間電報業務活躍,所以電報局收入豐厚,不僅抵消了電報線路的維護開支,總體來說還有盈餘,累積數年後,甚至還能將修建電報線路的費用賺回來。

然而,發電報的費用不便宜,因為是按字收費,尋常百姓可沒有閒錢來發電報。

林有地請大家翻到資料的某頁,那裡記載著有司統計的結果:民間電報業務,佔比最大的型別,是“商務電報”。

所謂“商務電報”就是商業電報,各地的商人透過電報傳遞訊息,而訊息的及時與否,決定了買賣能否賺錢或者賺大錢。

此是其一,其二,因為期貨交易所、股票交易所的出現,各交易所之間需要透過電報頻繁的傳遞價格、交易訊息,所以對於收發電報的需求很大。

最新小說: 侯門第一紈絝 亂世小軍戶 殿下,太子妃她來弔唁了 黑暗大紀元 穿越吧女配 被趕往封地就藩,陛下何故謀反? 小富即安?不,本公子意在天下 機械全宇宙 開國皇帝的小公主 隕神記 末世全能劍神 [英美娛]搖滾情史 [鬼滅]千裡 從無限開始征服萬界 世嫁 獸世:星際萬人迷警報 快穿之在年代文裡做自己 快穿之小公主的異世之旅 穿書假千金作威作福 穿成惡毒反派後,全員重生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