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留下郭誼兩人商議,說起了方才所想。
“鎮守淮南,有子脩尚且還不夠,仍需配足將領與他,卻不能抽調軍中大將,若是將雲長給子脩,我萬萬捨不得。”
我都還沒用幾次呢,憑什麼就繼承給他!?
郭誼思索了片刻,閉上眼緩緩道:“淮南之南,為合肥城池,當興建新城於靠近河岸處,將江中投入巨石砂礫阻斷船型水攻,再以騎兵駐守陸上小道,而江東之地騎兵缺少,不足以與北方戰騎做戰,高枕無憂也。”
“合肥對岸,便是逍遙津……”
“逍遙津啊!”郭譽忽然睜開眼,樂得不行,“此地派張遼配與子脩是最好不過了!”
“為何?”曹操莫名其妙,奇怪的盯著郭誼,“有何根據?”
“我編——我想一想,如何與主公說比較完善,”郭誼深思良久,拱手道:“張文遠麾下有八百騎兵,乃是一同歸降的舊部,當初在呂布麾下時,這八百人曾拒我三千兵馬。”
“由此可見此人深諳騎兵作戰之道,且他帶兵深得軍心,帶兵行軍都有其方,總體來看,比起呂布有過之無不及。”
“而且,此人忠心。”
“他忠於主公,此守治淮南的功績給他,一定會感激涕零,以思回報主公。”
“哦,”曹操意興闌珊的點了點頭,郭誼說的這些,他當然也都明白,張遼的人品與能力,早就已見識過了。
但還是奇怪,郭誼剛才至於這麼高興嗎,就好像是得到了什麼至寶一樣,興奮至此。
倒是頗為令人想不通。
但是算了,他本來就是這樣的人,一驚一乍的。
……
十一月底。
大軍班師回朝。
預計在十二月十二回到許都,接受封賞以及百官迎接,將此戰昭告天下。
回城的路上,既是得勝歸來,當然所有人都是輕鬆寫意,一路建立的臨時糧倉囤放了足夠多的糧食,供給回軍時候拆卸食用。
所以曹操直接和小股虎豹騎先行。
特意帶上了劉備在軍中,關羽則是和徐晃領兵跟隨大軍而行,沿途要在各地留下駐防的兵馬。
至於徐州那邊,鮑信早已經開始派遣官吏治理淮陵、廣陵兩郡了。
如今兩郡暫且都讓陳登治理,依照他的才學,綽綽有餘,已經初見成效,民心安定,並沒有逆賊亂黨出現。
而在分別時,陳登寫了一封長達千字的書信表明此戰之情,郭誼誇讚其情真意切,大義凌然,陳詞華麗卻可聞深厚才學,最後補上了一句:“唯一的遺憾就是我還沒看。”
把陳登氣得當場想要拔刀,不過卻忍住了。
當天,在還沒走多久後,陳登就得到了曹操親自書信回覆,表彰其陳氏在此戰之中的功績,且準備調任陳登回陳留為太守,再表他為雜號將軍,而後封陵樹亭侯。
陳登在收到此等回覆之後,竟然忍不住流出了眼淚。
又大罵了郭誼數句,然後才長長的舒了口氣,心底無比輕鬆起來,至少知曉此數月的苦心並未有多少耗損。
而此刻。
在許都的眾臣也都提早收到了大軍歸還的訊息,知曉在壽張已經有所大勝,於是各部官吏自然也是心思各異。
除卻真心為曹操功績感到震撼、欣喜的人之外,還有不少人所持乃是居心叵測、心懷感慨又或者是惋惜感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