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到這曹操停住了,暗暗點頭。
這堂上還有一官吏,雖是自己的侄兒,但不能讓他聽見太多,免得以後被人知曉。
所以曹操嚴肅的看了他一眼,沉聲道:“安民,寫好了沒有?”
那年輕內務官吏當即立起身來,很是懼怕的轉頭先看了郭誼一眼,然後笑著看向曹操,將公文遞了過去,弱弱的道:“改好了。”
“嗯,你先出去。”
“喏。”
曹安民聽見這話,心裡暗暗放心,當即退出門外來,見典韋在外持長戟而立,威嚴無比,怒自面生,而雄壯威武。
當即心下一動,慢慢的走了過去,拱手輕聲道:“典將軍,在下有些事,想問詢一番。”
“嗯?”典韋眉頭一皺,銅鈴怒目看向他的時候,其威勢就已經讓曹安民心裡驚了一下,但還是強行鎮定下來,支吾問道:“孟,孟譽兄長……是否,不喜我?”
“最近,卻總是盯著我,我寫什麼,他都要在後而觀,目光微冷,也不言語……只是這般盯著。”
典韋沉默著思考了片刻,篤定的道:“俺不知道。”
“哦……”
曹安民再次躬身,不敢催典韋再細想,只能悄然快步離去。
他惹不起郭誼,當然就更加不敢惹典韋。
因為這命,也就是郭誼救下來的。
曹安民,是曹德的兒子,也就是曹操的親內侄,原本是在鄉里服侍翁翁,準備求學訪師,日後能做個官吏就不錯了。
因為自家父親曹德已經走了不同於曹操的道路,他是留在家鄉族中的那個人,為的是承襲家傳。
而曹操則是在外打拼,成立大業的那個人,概因兩人小時候的性情全然不同,曹操自小就狡詐,當然在某些時候這種狡詐也能稱之為聰慧。
曹德卻是偏向於老實,但老實耿直,在經學上又沒有什麼天賦,於是最適合的反而是種莊稼。
所以曹安民的性格也偏向於謹小慎微,趨炎附勢,雖然他自己的身份就算很有勢力。
最近郭誼這個家中外戚功績無數,他也有心去親近,聽傳聞說,他還是名士荀爽的結拜兄弟。在現在的荀氏裡,估計都能當長輩的。
且有荀爽的全部一身學說傳承,所以最近刻意接近想去拜師,沒想到總是被笑而不語的婉拒。
然後就經常在自己背後暗中觀察。
也不知道他觀察什麼。
可每次之後都會一身冷汗,可曹安民分明記得,郭誼有個弟子,年歲也不大,他是願意時刻教導,每有所問都會立刻解答,如沒有疑惑,也會逼其找些疑惑。
時常如此,樂此不疲,因而被人傳頌為名師之姿。
曹安民不知道自己差諸葛亮在哪裡,心裡不滿又不敢提,上次好不容易和兄長曹昂提及此事,被臭罵了一頓。
典韋在他走遠之後,冷然看著他的背影,表情忽然露出煩躁嫌棄之感,冷哼了一聲。
他對曹安民也極為不喜,雖然這人一直彬彬有禮,雖然亮子經常語出跳脫,頗為少恥,但年輕計程車子之中,他還是喜歡諸葛亮多了。
……
堂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