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春。
袁術收攏所有兵馬之後,已經不敢再出去和曹軍交戰,他打算靠著自己剩餘的八萬精兵守住壽春城,而後冬日到來曹操自己撤軍。
或者再拖延一年,讓他後方出現亂象,也許還是可以苟活住。
反正他明白一件事,現在漢室氣數已經快盡了,也就是曹操迎奉漢帝之後將之強行續起罷了,等待一年之後,當別的諸侯發現……哎?篡漢的人曹操根本處理不掉,而且也沒有別的諸侯來響應!
那麼自立的人也就會越來越多。
由是如此,就真的到了漢室除名的時候,那麼曹操手中的天子也就沒用了,其餘諸侯定然是各地稱王。
袁術也能緩一大口氣,那時候還有機會送一封書信去給袁紹,請他來幫忙解決曹操,袁氏還可夾擊曹操領土,令他首尾難顧,繼而吞併所有曹操的領地。
足足淮揚一帶三州之地,如此袁氏可以得到大半江山,將北地和淮南全部佔據,難道袁紹不願意?!
“他肯定願意!但卻絲毫不曾回應!而且還在心存僥倖,遲疑不前!以他如今的地盤,早就應當自立!至少可進公位,為何不曾進!?多謀無斷,膽小如鼠也!!”
袁術在高位上大口痛罵,這段時日本身戰事連連敗退,他的心情就已經很差了,沒想到回來之後還要被袁紹的高冷無視所氣,更加是覺得一團亂麻。
但此刻好在,他的壽春還固若金湯,足以守一年有餘,肯定不會讓曹操得逞。
此刻還是閻象在他面前,略微富態的身軀,茫然的面龐,盯著袁術很是無奈的看著,過了很久才開口,拱手道:“主公——”
“放肆!!叫朕陛下!!”
“主公,恐怕大將軍是不會有兵馬來援的,他在北地收取公孫瓚的不義之地,正是需要大義舉旗的時候,對他來說,漢室這一張大旗,足以壓制公孫瓚斬殺劉虞的不義之舉。”
“叫陛下!!叫陛下!!”
袁術雙目血紅,此刻什麼話都聽不進去,抽搐坐榻左側的長劍直接大跨步下臺階來衝著閻象逼近。
不過後者幾乎沒有後退,只是略有不信的顫抖了一下,但表情只有失望沒有懼怕。
等到長劍落到了他的脖子上,當即道:“叫朕陛下!你這亂臣賊子,當真不肯奉命是嗎!”
閻象沉默不語,眼神真摯的和袁術對峙,當初相隨的時候,真沒想到會變成今日的近況,他曾以為袁氏盛名之下都是明主,誰知到這盛名其實難副,袁術早生異志而孤注一擲,誰知道棋差一著讓自己陷入如此困頓之境。
而他這人也,似乎有些怪異了。
彷彿是將自己要困死在此一樣。
“閻象!你叫是不叫!?朕之所以被人如此交兵,便是你等臣子之心不全!總生異心所致,若肯交託性命顧全大業,豈能節節敗退!!”
“朕在下邳境地難道沒有勝嗎?!同樣也擊敗過劉備、曹純等人!但為何後來接連投降!”
“概因伱等心思不純,不曾在境內為朕收服人心也!!為將、為謀者皆有二心,下豈能不懼!?”
袁術也是心裡苦,說到這的時候劍尖都在顫抖,他之所以不敢派將軍領兵出去打,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緣由。
若是在壽春城內,他還能讓親信大將督軍,有異心者便可斬殺來震懾,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不會出現兵變。
假如是在野外,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估計戰敗之後會有大量的兵士投降,那就相當於把自己的兵馬不斷送給曹操。
曹操本來遠征就不能全數兵馬,粗略算來雖說號稱十萬,卻也只有六七萬而已,他拿什麼攻下壽春城!?
“叫不叫!”
閻象在聽見這又幾聲怒喝之後,直接將脖子朝著劍尖湊了上去,雙眸已有絕望之色,冷笑道:“士可死,不畏也,奈何我自出山以來,主公不聽一計,不從一言,乃是我之悲哀。”
“若當初不篡漢自立,且只管取江東之地,或許現在渡江而去丹陽、廬江的,便是主公了。”
“豈能便宜了那孫家的小子,若是出師則能親身而行,縱馬率軍,也許劉繇之功也並非必須要孫策來取。”
“然命至此,非是他人之過,乃是我閻象愚昧無知,聽信袁氏之聲名壯大,是我之過也!!”
“眼光如此,愧於父母天子,愧於我畢生所學!!不如早死!”
閻象說到這,不管已經氣得渾身發抖的袁術,雙眸只有那劍尖,猛然脖子一硬,短促的輕喝了一聲,朝著劍上撞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