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他恨不得一劍把董承串死在這廣場上,大漢若是真的被人篡奪,日後似這等趨炎附勢,左右逢源而起的小人,定然是罪魁禍首!!
董承身為外戚,不識大勢,不察人品,引來了曹操,現在曹操侍君如此誠懇恭謙,在外則盡力帶兵伐逆,怎麼看都比我們像忠臣。
比那些諸侯像忠臣。
而且,若無他討逆,現在不知多少人在外要繼續篡漢自立!!大漢許多地方,早已經是自立武裝,不奉天子之政了,只是沒有宣告而已!!
譬如川蜀,那還是同宗之人,照樣沒有任何朝奉!!問就是路途遙遠,不便朝奉!
但說白了,就等同於告訴天子,“我就在川蜀等你,有本事你來取唄”,這是什麼態度!
有曹操在,好歹想要篡漢稱帝的人還必須要掂量一下,會不會被討伐!!
你現在拆他的臺,是想他直接弒君自立嗎!
“滾啊!!”
思緒複雜萬千,楊彪現在覺得和董承再說半句都嫌多,只能用拇指抵出了長劍半寸以示威脅。
董承一愣,表情也頓時警惕不敢做聲,然後後退了幾步,面露訕笑的離去,卻連一句道歉之語都不敢說。
完了,真完了。
董承疾走而出宮的時候心中還在不斷思索著對策,“如今天子蒙難,該當如何,我等臣子應當再設法相救才是,奈何太尉楊彪怕死,不敢對立曹氏,日後恐怕要另尋他人相助了,但忠漢之人終究還有,定還有機會……”
“我當再尋他人耳。”
董承暗下決心,他也不知道現在是什麼局勢,但是總覺得自己很危險,從當年被漢帝倚重,到現在誰也不理,又加上沒有家底在身,感覺前途無光。
或許是危險,也或許是知道自己不被曹操感謝,只是當做一種用具而已,心中略有不忿。
但無論如何,若是曹操兵敗回來,便有機會再暗中行事了。
董承想到這,心情忽然就期待起來。
對!
若是曹操兵敗!那就完全不同了,那可是袁術!袁氏之人,擁有助力之眾非是尋常家族可比擬,且家學淵源,不至於連曹操都贏不了吧?!
又或者,即便是贏不了,他也能大大耗損曹操的軍力才是!
董承高興了起來,因此腳步都逐漸變得輕快。
……
九江。
袁術派出兵馬突襲,也曾進入了汝南與曹操交戰,但全部被劉備、夏侯淵、曹純擊退。
然後只能據險而退守後,於三日前,被同時反攻,強攻破關口,關口連連喪失,大軍節節敗退不敢紮營相據。
而此時,張勳和紀靈都發現了一個很恐怖,但是無可奈何的事情,那就是每當兵敗時,兵士都不會奮力抵擋,只要見到敗局已定,會馬上投降以換取活命。
這種狀況下,他們根本沒法抵擋。
甚至還想去投降。
若非是家小在壽春,又沒有得到勸降拉攏,不知投降之後命運如何,可能早也就不打了。
如此曹操大軍在十月底的時候,開始踏入九江境內,攻進了揚州,開始收攏當地百姓,建立糧道,步步為營。
其勢,不可當也。
 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