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在馬車上,將董昭叫到了身前。
董昭個頭不高,外外貌儒雅隨和,時常帶笑,鬍鬚在下巴處不留太長,只在上唇處有,經常修剪故而看得十分整潔。
“公仁!你之策已奏效,楊奉回我以安,已將兵馬後撤,故而連夜啟程,以免夜長夢多,”曹操大聲說著,此時身邊也沒什麼他人在,就一個名為許褚的宿衛“馬伕”,所以也無所謂被人聽見。
董昭忽而聽聞誇讚,以為是要賞賜,臉上陡然顯出笑容。
但曹操接著說道:“可我心裡難安!你攜此詔書,親去見楊奉,說明天子對其赦免之意,如何?”
董昭臉上表情頓時凝固。
這,若是楊奉又反悔,第一個死的就是他。
曹操又笑道:“我知道你在長安為我做了很多,實乃是功績甚篤!但你弟在陳留反我,此事卻也是不爭的事實!若是你此番去,我回去立刻將他自監牢放出,再重用賞賜,讓你這一支可以登堂入室,如何?當然,你不去我也會重用你,但不能放過你的胞弟!”
“我這就去!”董昭咬了咬牙,心裡卻不害怕了,他本來以為曹操是要自己去送死,或者是憑藉口才來拖住楊奉等人。
但聽了這話才明白這位曹公喜歡的就是公私分明,這話說來快速坦然。
他的弟弟,名為董訪。
張邈作亂的時候,董訪就在其麾下為吏,也參與了叛亂,但是被伏兵擊潰,據說全盤敗於潁川郭孟譽之手。
而那郭孟譽,是前司空荀爽唯一的弟子,實在也是一段佳話。
荀爽畢生所學,在這年輕人身上,而他也確有扭轉乾坤之能,只是這次迎漢帝之事,居然沒有看見他來。
難道是功績太大,已經和曹公產生些許嫌隙了嗎?
董昭沒時間想這麼多,從曹操手上領了天子詔書,縱馬離隊帶數十人去梁縣尋楊奉。
在數個時辰後到達,彼時的楊奉在軍中嚴陣以待,準備迎接。
這陣仗當真嚇了董昭一跳。
這,莫不是楊奉又再次反悔,所以打算暗中點清兵馬,趁天子距離最近時突襲座駕,劫迴天子不成?
但他本身臨變多智,雖然心裡有些猜測,還是保持原樣不動聲色,等待楊奉親自到來。
此刻,一人縱馬趕來,正是楊奉,知曉董昭原本是張楊麾下,所以面色不悅。
但董昭卻是下了馬來,向楊奉拱手,笑道:“將軍福氣深重,先行恭喜了。”
楊奉人精瘦,八字鬍,有黃巾賊相,不過現在蓋頭換面著鎖子甲,頭戴盔帽,頗有威風。
他輕鬆翻身下馬,眉頭微皺,冷笑問道:“你說的什麼福氣?我現在得一小縣容身屯兵,糧草都不足也,軍資也快發不起了。”
“昭,得天子詔書,特來相送,”董昭將詔書拿了出來,楊奉心中有疑惑,但還是拱手躬身。
董昭笑道:“曹公為你多次請求,方才能得此詔書,天子依舊封你為車騎,領兵馬駐魯陽內外,但萬望日後將軍與曹公攜手,復興我大漢才是。”
“這……”楊奉猛然抬頭,滿臉難以置信,“曹操,真為我求情?”
“當然,將軍有護駕之功,對曹公也有恩德,自一路東來,想必將軍也聽聞了曹公取徐州以仁義之事?陶恭祖設計欲害其父,而曹公不以暴武遷怒於民,且放過了陶謙家人,這等心胸……嘖嘖,難道還需要虛假鼓吹嗎?”
“是,聽說過。”
楊奉點了點頭,也深以為然。
畢竟是害他親父,這年頭,親生父親定然是有情義的,義父什麼的就算了吧,說殺就殺,眼睛都不眨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