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護衛天子諸位或許都有功績,但若是論行軍打仗,這三州之地難道是你們打出來的嗎?”
這一番話,董承如遭雷擊。
完了。
這曹操不對勁,絕不是劉虞也!
“曹孟德!”董承喊了一句,周圍過往的臣子也都側目而視,而在兩側持斧戟的衛士也同樣面沉如水,盯了過來。
如此多的目光極為不善,讓他心裡頓時一沉。
這是,這是又要進了虎穴呀……
“董公不必驚慌,這皇城乃是我修繕,軍械庫自然由我掌控,且衛兵三千,只斬亂臣賊子,不斬忠臣!”曹操停下腳步,回過頭冷冷的看了他一眼,語氣也有一股慍怒在。
董承心下一鎮,一股涼意從頭一直涼到了腳底,都是歷經生死的老人了,曹操一句話就已經將態勢說明白了。
還暗中挑明瞭“亂臣賊子”四個字,再多說一句,自己也就是亂臣賊子了吧,這麼說來,天子他是非要不可了。
這時候,他腦海中忽然想起那些扛柴的山民形容曹操仁慈、良善官吏,乃是他們的再生父母。
本來應該是慈祥之相,可其實呢?這曹操股子裡是殺伐果決之梟雄也?!
一個如此的梟雄,竟能將境內的聲名經營得如此之好?!
等等……董承這時忽然覺得天旋地轉,因為他又忽然想到,修繕雒陽的數千壯丁可以是兵士假扮。
那山地裡來往的山民為何不可!?
蒼天。
竟是這般算計?!
“我,我不慌,”董承訕笑了一聲,汗珠從額頭流下,又跟在了曹操的身後,一同進殿,面見天子。
堂上,董昭先行提出,洛陽糧食困難,先讓天子暫時到距離許縣較近的魯陽,以便保證糧食供應。
至於遷都之事,暫且不談,且還明言,現在洛陽皇宮修繕還未一半,也不適宜居住,當移居別處,也方便群臣議事,恢復朝綱。
其餘臣子,特別是董承等黨,並無異議。
於是同意起行,現在的劉協,感恩曹操引兵來救,驅走了賊子楊奉等將,所以頗為信任。
但董承已經汗流浹背,知曉一旦進入了曹操的地盤,那恐怕很難再出來了,所以定要說動天子,暗中再去聯絡其餘諸侯,設法將遷都之事讓曹操決計說不出口。
定要有所理由拒絕才行。
“卻不知,曹操實際要將天子移往何處?”
……
楊奉屯兵之地,收到了曹操的書信。
在看完之後,總算是鬆了口氣,和韓暹說道:“曹操來信,感恩我當初奉送費亭侯之恩,故而力勸天子不與我計較失禮之事。”
“唉,果然是仁義大賢也,是我當時錯怪了他,”山羊鬍,頭戴髮帶,武將模樣的韓暹深深嘆息,當時若是不跑,還能和曹操再討饒一二,說不定能混個不錯的官職,投奔麾下。
現在投了楊奉,雖說還要在外為賊,卻依然有人聯合,這麼說來也不算太差。
“信上還怎麼說?”
“讓咱們途中不要阻攔,準備將天子暫時遷往魯陽,好供給糧草。”
“好事啊!”韓暹臉色一喜,“魯陽離我們不過二十里,隨時可以夜奔而至,曹操此舉,乃是棄董承,交好於將軍,好事好事。”
“不錯,既如此且去下令,讓出關口城防,讓曹操將天子請去魯陽,這樣我們便能一起得護衛天子。”
如此,大家都是功臣!
這個曹孟德,當時來勢洶洶以為奸詐,現在想想……他人還怪好的嘞。
 本章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