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弟,無需憤怒。”
劉備面容堂正,平靜的伸出手來示意他安靜,略微寵溺的笑了一下,放下手中的書札,道:“此事,頗為複雜。”
“我雖是漢室宗親,但這並不代表陶謙就一定要將徐州讓給我,而且徐州士族還必須全都支援我。”
“翼德你還不明白嗎?這些年我們得士族相助難道很多?”
不光是不多,乃至於很少。
劉備當初乃是豪傑,雖說起事之後對士人十分尊敬,但也不至於到無條件相隨的地步。
聽聞此話,張飛也是悻悻的洩了氣,沒有繼續和劉備駁斥,但終究還是有些不甘心,彷彿是到手的獵物被鷹叼走一樣。
幾次想抬頭,都又沒有開口。
看他這樣,劉備笑道:“好在現在有容身之地,不是麼?”
“而且,呂布若是上任,我若是棄他而去,那就不算是違背來相助徐州的初衷了,如此也了卻了我的心事。”
劉備喃喃而語,又嘆道:“可惜,子龍回去了,若是仍舊在此,定然也會隨我一同而行。”
張飛眨巴眨眼睛,愣神片刻後忽然笑了起來,“誒,對啊!咱們和曹操可沒有仇,兄長,要不我們投奔曹操去算了。”
“這,拿了徐州去投奔,好似不太仁道,但是現在俺們什麼都沒有,總沒人說什麼吧?況且這徐州是呂布篡了,俺們不服他,又有何錯?!”
“對吧?這總沒錯了吧?!”
張飛還記著曹操的一點情呢,若是沒記錯的話,那聯盟軍討董的時候,別人不讓劉備進去,還是曹操領著他們進去。
袁術不給兵糧,連公孫瓚的面子也不給,還是曹操送了八百斤糧食,二百斤熟肉過來,外加五十罈美酒。
投奔曹操有個安身之處,總比去找袁術強啊,總不能去求袁術吧?
張飛瞪著眼睛,左右看了好幾個人,都在似笑非笑的看著他,而劉備則是笑而不語,瞥了他幾眼。
劉備與帳下謀臣舊友簡雍,早早商議過此事,到現在方才有定論,得出的結果和張飛所說的話並無二致。
“翼德,你這話算是說對了,曹操施行仁義,連攻徐時所謂的害父之仇都可以放下,對百姓也要秋毫無犯,我等起兵之時,就說過要尋仁義之地棲身。”
劉備看向他,笑道:“此時豈不是剛好?”
“哎呀,”張飛直接甩了甩手,豪邁的道:“去留如何,還不都是聽兄長的,俺定然追隨!”
“呵呵呵……”
如此甚好,呂布有他的徐州,而我可無損仁德投奔兗州,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。
劉備伸手打了他肩膀一下,笑吟吟的背手走了出去,簡雍將一封書信寫好,裝入書簡之內,也和張飛打了個招呼,而後跟隨劉備而去。
……
數日後。
劉備的書信,先到小沛,而後又到了鄄城。
送入了治所衙署之中,曹操得一觀之後,大為欣喜。
他早年就想收劉備為麾下,只是一番共事之後,劉備還是棄他而去,投奔其師兄公孫瓚。
現在公孫瓚喪失仁義,斬殺劉虞而犯眾怒,無奈之下劉備唯有喟然遠走,終於又將來到他的麾下。
“仁名自有善果,”曹操將書信放下時雙眸一虛,笑著轉頭向戲志才,道:“孟譽此言,果然非虛!”
“起兵駐於小沛,叫孟譽來,我帶他一同去迎劉玄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