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你個賣烤鴨的,端的是不講武德。
讓他們難以接受的是,這個無恥之徒這麼可笑和直白的舉止,居然得到了太子殿下的認可。
真就給了恩蔭?
不用講傳統封建道德的嗎?
若是這般直接,他們在這裡拿喬作勢算個什麼啊?
一個一個,眼中都是幽怨不已。
就好像是深閨之中的小姐,一雙眼睛都能讓人感覺心中是無限的憋屈啊。
早知道太子殿下是這般大度,又是這般親切,根本不是他們想象中那麼的嚴肅、正直、公道……那頭湯的機會肯定是自己的,自己肯定比這個賣鴨子的做得更雅緻也更穩當啊。
當然了,後悔是後悔,但是八輩子難得的機會,接下來,也沒人再顧忌什麼雅緻不雅緻了。
更不會顧忌這裡是不是佛門淨地了。
佛門祖庭又如何?
誰要是擋住了自己的上進,誰就是俺的敵人。
佛祖來了也不行。
俺說的。
於是乎,這個布商說,當年朝廷北伐的時候他們家就想支援了,但太子殿下勝的太快,沒來得及,然後一直後悔,都後悔一年了,希望太子殿下給個能報效國家的機會,他家能出六千套軍衣。
還有人說,他家裡是在兩江上走船,正好,官家南巡,肯定是要走水路的,願意出三艘烏漆大肚船出來給官府,好方便太子殿下南巡。
那個佛門高僧說,每一期邸報出來,我們寺裡都要組織學習的,早就領會太子殿下的指導方針了,但因為寺裡窮,也隔得遠,素來報效無門……沒別的,今年剛剛秋收,恰好有八百石新米入庫,不如直接發給官庫,明年還有八百石。
除此之外,甚至還能聯絡其他寺觀,給太子殿下此行的隨行士卒準備在江東金陵屯駐的軍糧。
前面的幾個富商,倒是都得到了嘉獎。
可是到了高僧這裡,卻是讓蕭奕眉頭一蹙,直接當場就冷聲問起來:“呵,你倒是忠君愛國,一年八百石,當真是不少呀。”
高僧一怔。
來了。
老實人許敬禮心中一個咯噔,暗自說道,太子殿下終於是要動手了嗎?
很多和白馬寺有關聯得官吏、士紳們也都是愣了一下,然後,心跳加速。
本來嘛。
他們在城門那邊聽聞太子殿下要去白馬寺,就心有慼慼,連忙讓人去白馬寺通傳,好讓他們有所準備。
而等到太子殿下到了白馬寺,似乎也只是為戰死的將士們進行一場祭祀,並非是要做什麼其他的事情。
他們卻還是懸著一顆心。
直到這齋宴開始,太子殿下端坐其上,看起來很親和,而隨著他們一個一個積極表現,好像真的是君臣和睦、君民一家親。
什麼巡查,什麼問罪。
不存在的吧。
肯定是有人道聽途說,胡猜亂想的。
不管是這白馬寺的主持和高僧們,還是說官吏和士紳們,都是鬆了一口氣。
只覺得,這刀不會落在自己的脖子上。
太子殿下再英明神武,那也是帶兵打仗,治理國家,也應該還是要遵循以前的道理。
誰知道,好好一場齋宴,一場表達忠心的表演秀。
到了禿驢這裡,就突然冷場了。
只能說,太子殿下其實一直都沒有想著放過白馬寺,也一直都是那個前古未有之聖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