貞元二十六年正月中旬,天寒地凍,正是一年最冷的時節,以往這個時候,大宗商貿與長途旅行早已經斷絕,所有人都會守在城鎮、村社中度過年關,等待冰雪消融、初春來臨。
所以大部分的戰爭都在冬季發生,因為打完了仗,差不多也就到了春耕的時候。
這時候的勞動力本來就不是很充足,大部分青壯都成為了士卒。
春耕來臨之時,也需要他們能夠解甲歸田。
而對於守著燕京城的第二道關口,暫時稱得上是第二道關口的涿州來說,情形更在是正月中旬最中間的時間點上發生了更進一步的變。
首先就是代善等人本來是要攻打保定關的,結果卻被敵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。
其實也不算是措手不及,代善本來就已經有了防備,只是說,當時那種情況。
燕雲十六騎本身的戰鬥力,是要比八旗士兵還要強一些的。
畢竟,這可是蕭政用了幾年時間,提拔了好幾位名將,花費了不少錢財,才打造出來的燕雲十六騎。
整個河北道的錢財,以及他本來依靠北燕走私獲得的錢財,還有朝廷的錢財,以及向江南富商們經商等賺取來的錢財,養出來這樣一支精銳騎兵。
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。
當然啦,蕭政作為最年輕有為的皇子,又是大乾軍神永安郡王的弟子,本身能文能武。
手中有權,心中自然就不慌。
特別是有兵權的情況下,就算是朝堂之上,奸相李林甫隻手遮天,也不敢觸碰燕王蕭政的一丁點利益。
李林甫自然是怕永安郡王、怕蕭政,他們兩人聯手,要人有人,要聲望有聲望,要名聲有名聲。
真要是對他不滿,直接就能殺了,誰也不會怪罪。
所以,李林甫為了安撫燕王蕭政的心,其實也給了不少好處。
燕雲十六騎有著蕭政、白起、王翦、王賁、蒙恬、章邯這樣的名帥悍將,那自然是非同小可。
代善輕敵了。
又或者說,他已經老了,總想著自保,所以把兵力集中在了一起。
沒能把八旗騎兵的優勢發揮出來。
這種情況下,不敗才怪了。
不過,涿州很快也迎來了一位年輕的將領,那就是多爾袞,正白旗五萬大軍,直接從燕京的後方北燕八旗大營一路馳援,到達了涿州。
白起也終於等來了他要等的人。
他之所以選擇等待戰機,而不是趁著涿州兵力比較弱的時候,立即拿下這座城,原因有幾個。
其一,他們才以夜襲打敗了代善,取得了第一場勝利,卻也損失不少人馬,然後繼續追擊代善到了涿州,也是人困馬乏,這時候攻城,就算是拿下了涿州,也會有更大的傷亡。
自古以來,攻城之戰就不好打。
其二,燕雲十六騎需要修整,以最好的狀態迎接他們的第二場戰爭,再次期間,白起需要尋找戰機,能夠贏得第二場大戰的勝利,並且直接斷掉慕容胤的一條胳膊。
最後,既然要打仗,那就不能貿然攻城,拿下了涿州,確實有好處,可以讓北燕因此而驚慌失措,但是很有可能,也會迎接他們的瘋狂反撲。
既然如此,那不如先穩一手,等待他們的援軍到來,然後打一場路上戰鬥。
原野上的作戰,要比攻城之戰好打一些。
北燕八旗不是那蒙元騎兵,雙方之間的單兵實力也有不小的差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