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王田地聯合六國討伐秦國的主張並未得到各諸侯國的熱烈響應,蘇秦寬慰齊王,併為齊王在天下奔走,第一站自然是燕國。
蘇秦見了燕王姬職,將全部計謀告訴了燕王,燕王聞後十分感動,對蘇秦道:
“先生此番用計,難免身陷險境,倘若齊王有所察覺,可即刻返燕,我暗中安排接應!”
“不必了!”蘇秦搖頭道。
“先生半生苦心為我燕國謀劃,一旦有所閃失,寡人豈能心安?”
“蘇某乃是‘死間’,他日助我王達成夙願,蘇某亦完成了使命,平生死而無憾!”
“先生何出此言?”燕王驚訝道。
“蘇某從那日答應夫人開始就沒想過要回到燕國,蘇某為燕國謀劃,為大王謀劃,並非為了功名利祿!”
“先生不為功名,還情也好,報恩也罷,何必以身殉職,這又是何苦呢?”
“我王不必多言,秦乃抱必死之心!”蘇秦擺手道。
“先生┄┄先生何必如此┄┄”燕王突然朝著蘇秦跪了下來,流淚道:
“先生才華蓋世,智慧過人,我還等著先生回來輔佐我大燕國呢!”
蘇秦長嘆一聲,過去扶起燕王,佇立良久黯然道:
“他日我王得以破齊,天下振盪,百姓流離,豈非蘇秦之過?齊自姜太公立國以來,屹立東方八百年不倒,素有禮儀之邦,東方大國之稱,如今毀於我手,豈非我蘇秦之過?我蘇秦在齊二十幾載,受兩任齊王厚待,如今翻臉倒齊,心中豈能安寧?齊亡則秦立,天下再無諸侯國可以節制暴秦,他日暴秦征伐天下,致使天下受累,又豈非我蘇秦之過?”
“都是寡人無能,要借先生之手滅齊,惹得先生難以做人!”姬職也黯然道。
“大王許我高官厚祿,我蘇秦與世之見利忘義之徒並無二樣,他日以一命一謝天下,二謝君王,反倒成就了美名,大王不必傷感!”蘇秦一改悲傷道。
燕王與蘇秦二人惺惺相惜,推心置腹談了許久,蘇秦離開了燕國,往趙國去了。
趙國國內聞得齊王意欲聯合諸國伐秦,立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,以韓徐為為首的大多數人主張聯燕抗齊,李兌沉默不語,靜觀時變。
蘇秦暗中到了趙國,與李兌約定,如果李兌肯合縱伐秦,並以合縱長身份出現,日後齊王拿下宋國,必以陶邑答謝。李兌原有伐秦之意,加上齊國滅宋,也替他除去了仇液這個隱患,他欣然答應。
蘇秦隨即出使魏國,要見田文,田文字不想見蘇秦,又怕人說他氣量小,故而接待了蘇秦。蘇秦見了田文道:
“薛公相魏,天下人皆言薛公與齊王不睦,薛公以為如何?”
“田某忠心事君,反遭小人讒言,君王疑心,先生以為如何?”田文冷冷道。
“非蘇某讒言事君,而是薛公功勞名聲太大了!”
“先生是為合縱而來吧?何不直言?”
“天下人以為薛公和齊王不睦,此次齊王倡導合縱伐秦,薛公若是第一個附和,天下人必大讚薛公高義,不計前嫌,齊王與薛公之高下立竿見影!諸國兵逼函谷關,秦王必謀一一打發諸國,薛公乘機替魏國向秦國索要故地,如此也算是為魏王出了一份力,薛公名利雙收啊!”
“嘿嘿!”田文冷笑一聲道:
“如今匡子年邁,不能出征,齊國哪有伐秦之人,莫非先生親自上陣?”
“此番趙相李兌為合縱之長!”
“哦?奉陽君李兌?既然趙國願意伐秦,我自當力薦魏王,如先生所願!”田文說完就送走了蘇秦,也不和他多說。
蘇秦隨即遊說韓王,韓國向來受秦國欺負,自然應允。蘇秦又遊說楚王,楚王沉迷於聲色犬馬,貪圖享樂,齊和秦皆不願得罪,不願出兵,加上昭雎並不看好此番合縱,蘇秦無奈而歸。
蘇秦遊說諸王伐秦的訊息很快傳到了秦王耳中,秦王大驚,急招魏冉等人議事,同時吩咐下去不得讓太后知曉。此時羋月正和義渠王翟麗一起在塞外遊玩,很少過問政事。
蘇秦出馬為齊王倡導的合縱伐秦說動了四國,公元前287年,齊、燕、趙、韓、魏組成五國聯軍,由李兌為合縱長,出兵伐秦。
燕國首先出兵五萬,自備糧草,跟隨齊國行動,韓、魏隨後出軍,趙軍調集上黨軍隊緊隨其後。五國聯軍進至滎陽、成皋一帶時,開始各自觀望,無人願意率先攻打函谷關。
秦王緊急派白起領兵出函谷關迎敵,聞得五國徘徊不進,心中疑惑,魏冉來報,說蘇秦遣密使來見,要與他在洛邑秘密會面。
“齊乃合縱主謀,雖有奉陽君作長,蘇秦才是幕後推手!如今主謀隱居幕後,又私下遣人來見,是何居心?”秦王問道。
“五國徘徊不進,顯然其心不齊,各懷居心!今有左更大將鎮守關外,西帝勿憂,待我去見見蘇秦再說!”
“太后不日將回,怕是瞞不了多久,如何是好?”
“如今齊王去了帝號,西帝且先委屈一下,昭告天下,自去帝號,安撫諸國!我速去速回,在太后回來之前拿個主張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