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將軍親親歷那次叛亂,已實屬幸運了。我們都還太年輕,很多時候即使有機會也輪不到我們。”文度不無感慨地說。
“那是因為現在太平了,如果是先祖開國時期誰還會按資排輩,不都是能者居之。像徐達、常遇春這些名將,他們有什麼背景資歷?還是亂世出英雄呀!”葉勳不以為然道。
“恕文度不敢苟同。先祖們之所以征戰就是為了有一個祥和安穩的國家。如今正逢太平盛世,皇上勤政英明,又在大力地整飭吏治、振興經濟。朝堂上下人才濟濟,雖輪不到我輩大展拳腳,但我們理應為臺上的一眾干將助威喝彩,理應多歷練等待上場。而生在戰亂時期,生靈塗炭不說,將軍百戰死十人九不歸,多少男兒要遠離妻兒父母踏上不歸路。”文度慷慨激昂道。
葉勳定定地看了他一會,點頭道“文度好見識!嗯,你說的很有道理。但……我仍認為馬革裹屍才是每個熱血男兒最好的歸宿。”
沈文度苦笑著搖搖頭。
“文度,你不知道。”小虎插話道,“對於我家少爺,上戰場九死一生也比在家裡生不如死好。”
沈文度很驚訝“此話怎講?”
小虎剛要答話,被葉勳狠狠瞪了一眼,連忙打住了話頭。
葉勳眼露兇光威脅他道“小虎,人家文度可是有學問的人,以後說話注意點,不能再有的沒的,滿嘴胡沁了!”
小虎撇嘴點頭道,“是!小的知道了!”
文度困惑道,“將軍不必如此。剛才您不是還說以後咱們都是兄弟,私下裡不用拘謹。該說什麼說什麼嗎?”
葉勳尷尬一笑“小虎就是個大老粗,嘴上也沒有把門的,什麼髒的臭的就順嘴禿嚕,我怕他在先生面前侮辱了聖賢。”
小虎頗不服氣,小聲的在下面嘀咕著抗議。
葉勳瞅了他一眼,回頭對文度說“我跟你們講講上戰場的事吧?”
小虎一臉生無可戀,“啊?又講?我都聽了快十遍了。換點新的吧!”
葉勳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“你是專門來給我拆臺的嗎?再說,你聽過,人家沈先生還沒聽過呢!”
“好,您說您說。”小虎很是無奈。
“將軍,您稱呼在下名字就好,不用稱先生。”文度有些難為情地說。
“我是叫給小虎聽的,教他要如何尊重讀書人,更何況是像文度這樣有大學問的人!”葉勳眼睛掃了一眼小虎,又轉向文度道,“文度,跟你說,我十八歲後在部隊呆了幾年,上過無數次戰場,後來回京後也被派去打過仗,但主帥只做過一次半,其他的都是別人的副手,我還做過先鋒呢。”
“如何還有半次?”文度疑惑地問。
“那是因為主帥被人射殺,我臨危受命,扭轉了戰局,轉敗為勝。我也是因為這場仗一戰成名的。後來才有機會真正做了一次主帥。可是現在盛世太平,再上戰場的機會卻越來越少了。有名的武將一大堆在後面等著呢,何況我這個掛著武官稱號的文官呢?”葉勳不由嘆息道,隨即又搖搖頭甩掉那些不快,“不說這些了。我給你講講那場仗,真是險象環生、精彩至極……”
正在葉勳講得興致盎然、唾沫橫飛之時,遠處一騎疾馳超越他們,在他們前面停下。那人一身宮中內侍的打扮,三個人一愣。只見那人手持黃陵尖聲喊道,“聖旨到!明威將軍葉勳——葉天宇接旨!”
葉勳不知所措地望了望身邊的小虎和文度,兩個人也一臉驚詫。宣旨官催促道“葉將軍,還不下馬接旨!”
葉勳一行人連忙翻身下馬,跪在地上“臣,明威將軍葉勳——葉天宇接旨!”
“奉天承運,皇帝召曰:現命明威將軍葉勳趕赴杭州,接任知府一職,即刻啟程。另,封沈文度為六品通判,協助葉知府造福百姓、治理一方。欽此。”宣旨官拖音拉嗓地宣讀完聖旨。
聽完聖旨,跪在地上的葉勳猶如當頭一棒,幾欲癱倒。他強打精神伸出雙手語氣很是悲愴地說,“臣,接旨,謝恩。”一旁的小虎連忙從宣旨官的手裡接過聖旨,放到葉勳手裡。
宣旨官完成了使命,一臉輕鬆“葉將軍,不,該叫葉大人了。接完聖旨,怎還跪著,快起來吧?雜家宣完旨,也該回宮覆命了。”
小虎把有些失魂落魄的葉勳扶起來,葉勳突然想起來什麼似的,“這位公公,南疆騷亂平定了?為什麼聖旨上沒有提到?”
宣旨官一愣“南疆騷亂?這個就不勞大人費心了。葉大人還是趕緊去杭州上任吧。”
“皇上沒有別的話要您捎給我嗎?”葉勳還是不死心。